湖南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欢迎您! 管理入口 湖工首页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科研工作 > 科研动态 > 正文
喜讯!我院朱伟杰博士等在《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4日 点击:

近日,我院朱伟杰博士在《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中科院一区)发表题为《π‐Conjugation Enhanced Crown Ether Charge-Transfer Cocrystals for Near-Infrared Photothermal Conversion》的研究论文。

有机固态发光材料因其具有结构可调、成本低廉和加工性能良好等优点,在许多领域都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这类体系通常受限于共价键连接的给体-受体型单分子结构,存在合成工艺复杂、缺乏通用设计原则等问题。有机共晶作为一种由两种及以上组分构成的晶态材料,不仅能够通过简便的制备方法实现结构与形貌的精确调控,还可展现出1+1>2的协同增强效应。冠醚作为作为第一代超分子大环化合物,其主客体研究受限于溶液体系的稳定性问题。将冠醚与共晶工程相结合,既能够拓展有机共晶体系的组分选择范围,还可以利用大环化合物的自适应性特征,为构建有机固态功能材料提供新思路。

本论文提出了用于激活冠醚共晶体光热转换性能的π-共轭增强电荷转移策略。通过以三种具有不同π共轭程度冠醚衍生物为电子给体、1,2,4,5-四氰基苯(TCNB)为电子受体,构建了三类主客体共晶体系。由于不同冠醚与TCNB之间电荷转移相互作用强度存在差异,共晶体的光物理性质发生明显变化。通过调控大环主体的共轭程度,本论文成功实现了共晶体从光致发光到光热转换的转变。

这项工作不仅深化了对分子结构与电荷转移之间关系的理解,也为有机固态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开发带来了一定的启示。该研究得到了湖南工学院科研启动基金(HQ23047)、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5JJ70140)以及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22A0628)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cjoc.7027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