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202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质量,切实做好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各项工作,根据学校教务处《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湖南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湖工教字〔2010〕41号)、《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盲审与答辩工作安排》,经学院研究决定,我院202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安排如下:
一、答辩小组委员会领导小组
主任:娄晓明
委员:李来丙、刘宁、杨丽、刘水林、陈志辉、赵风君
秘书:王津津
二、时间安排
2025年5月19日——2025年5月30日
(注:5月19日为学院公开答辩,其它由答辩组自行确定具体答辩时间、地点,并至少提前2天通知答辩学生)
三、答辩工作
(一)基本要求
1. 所有学生都须进行线下答辩。
2. 不按要求参加答辩者视为放弃答辩机会,成绩记0分。
3. 暂不具备首次答辩条件的学生,可申请第二次答辩。
(二)答辩资格
符合答辩条件的学生可以进行答辩。答辩条件为同时满足以下5项:
1、达到培养方案规定学分要求,未达到要求,不能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2、已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论文)工作任务;
3、已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中提交了承诺书、开题报告、评阅稿、盲审稿并且审核通过;
4、毕业设计(论文)应体现较大的工作量,且排版规范、写作流畅、逻辑清晰;定稿重复率检测结果不超过30%,校内互检不超过60%;
5、按要求做好答辩材料,且经指导教师审核确认后,由指导老师将其符合答辩条件的学生名单提前反馈给教研室主任。
(三)答辩材料准备
1、确定答辩的学生需提前打印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完整纸质稿5份(单、双面打印均可)、设计图纸至少1份(图纸大小和份数可根据专业要求定,如装配图打印A1可只打印1份,其它图纸可打印A3,但需确保图纸清晰)。
2、做好答辩汇报PPT,电子文档需提前拷贝至答辩用电脑中。
(四)答辩流程
1、陈述环节(4-6分钟):采用PPT,按照“背景—技术路线—结果与讨论—结论”等层级展开阐述,请答辩同学答辩之前提前做好演练;
2、提问环节(3-5分钟):答辩委员围绕设计(论文)内容、方法及规范性进行提问,并提出具体修改建议。学生回答问题应简明扼要,总时长原则上不超过12分钟,具体由答辩小组组长统筹协调。
3、学生须对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意见做好详细记录,并与答辩秘书记录内容进行比对,形成较为一致的修改意见后,将纸质版反馈意见交答辩组确认,由答辩秘书统一交学院存档。
4、对泄露导师信息、PPT制作简单、讲述不熟练者,可中断答辩,自动进入第二轮答辩。
5、答辩纪律要求:(1)答辩及旁听人员穿着得体,遵守学术会场礼仪,不得穿拖鞋、背心等;(2)答辩期间全员关闭通讯设备,禁止交头接耳、随意走动等干扰行为;(3)答辩人完成陈述后须在原座位静候,待本组所有成员答辩结束后方可离场。
(五)进度安排
1、5月16日前,各专业须依据指导教师回避原则完成答辩工作安排,具体包括确定公开答辩、第一次答辩与第二次答辩的答辩小组人员名单以及答辩秘书(含联系方式、邮箱)等信息。
2、5月19日,学院各专业组织公开答辩。学院各专业统一组织公开答辩,确保答辩流程规范、有序,为后续答辩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3、5月20—5月29日,各答辩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具体时间,组织学生完成首次答辩。首次答辩结束后,各小组应及时录入答辩成绩,并向学院提交答辩未通过的学生名单。
4、6月2日前,各教研室将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录入教务系统。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在答辩全部结束后进行。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评阅专家(盲审)成绩及答辩成绩构成,其所占比例分别为60%、10%、30%;如果三个部分的成绩等级相差较大的,应组织重新核定各个项目的分数。
5、6月5日前,各教研室将《2025届**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分析报告》、《2025届**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电子版与纸质版一并交至学院教科办,由教科办将所交材料汇总后交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存档。
6、具体流程以各答辩小组的最终安排为准。答辩秘书协助办理答辩有关事宜并认真做好会议和答辩记录,拍摄并保存答辩现场照片。
7、需参加第二次答辩的学生主要包括:(1)截至第八学期期末仍未达到规定学分要求的学生;(2)未按照学院规定时间及格式要求按时提交学位论文盲审稿的学生;(3)学位论文盲审意见为“不通过”的学生;(4)首次答辩未通过的学生;(5)存在其他特殊情况,经学生本人申请并获得答辩委员会审核批准,允许参加第二次答辩的学生。若学生在第二次答辩中仍未通过,则依据学校相关文件规定,应作延期毕业处理。
四、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评选
各专业应按本专业毕业学生人数5%的比例推荐2025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按当年指导教师总人数5%的比例推荐优秀指导教师。
五、相关材料归档
学位申请人在正式答辩结束后,还应完成以下工作:
(1)论文终稿提交。根据答辩委员会意见与建议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将符合规范的最终版本(含正文、图纸及相关支撑材料)通过格子达系统“答辩后终稿”模块进行电子版提交。
(2)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材料归档。按相关要求规范整理课题任务书、开题报告、工作进度检查表、指导老师评阅表、盲审意见反馈表、答辩资格审查表、答辩记录表、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查重报告、指导老师指导记录等全过程电子文档。
(3)毕业实习材料归档。学生应提交审核的自主实习(设计)鉴定表、学生自主实习(设计)申请表、校外实习(设计)安全协议书等纸质材料,同时通过“校友邦”完成毕业实习周志和实习报告等材料。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025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