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学校申硕工作的关键一年,推进理论武装、加强理论学习至关重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全体教职工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根据中央、省委有关部署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意见,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我校2025年教职工理论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围绕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和学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目标,推动理论学习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引领。
二、学习重点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通过深入学习研讨,深刻认识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作风建设关系我们党能不能长期执政、履行好执政使命。深刻认识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推动了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必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特别是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科学精准靶向整治,动真碰硬、务求实效。要集中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突出问题,引导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深入学习研讨,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课题,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通过深入学习研讨,更加精准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重大创新观点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在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巩固全体湖工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文化条件。
(三)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通过深入学习研讨,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面向学校师生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四)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要求,聚焦师德师风核心任务,着力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等核心内涵,将其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
三、参考学习资料
1.《中共中央八项规定》;
2.《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论述;
5.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6.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
7.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
8.《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9.《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10.习近平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祝福;
11.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12.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13.教育部师德建设“六禁令”“红七条”;
14.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
15.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通知;
16.科研诚信相关文件;
1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论述;
18.中国教育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第一至第六论;
19.教育部公开曝光的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
四、有关要求
1.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研读规定学习书目和内容,做好学习笔记。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围绕明确的主题,积极开展学习讨论和互动交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党员干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是本部门理论学习第一责任人,负责抓好学习任务落实。
2.创新学习方式。要树立全面系统学、带着问题学、深入思考学的理念,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根据学习内容和单位实际情况,将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研讨与专题辅导相结合,用好“学习强国”等网络学习平台和新媒体学习资源,利用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等作专题辅导及学校的红色资源、文化资源等开展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式、案例式学习,增强学习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3.增强学习实效。要坚守政治学习定位,突出理论学习底色,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不断筑牢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把集体学习研讨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做到学深悟透、入心见行,把理论学习与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工作安排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学校党委的部署要求结合起来,与推动党建思政、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站位的政治思想和理论素养,转化为指导工作的科学思维和工作方法,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自觉行动。
党委教师工作部
2025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