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工人物(陆续更新中)
湖工人物(陆续更新中)

刘超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7日 点击:


刘超,男,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博士,现为东华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担任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有色金属(冶炼部分)青年编委博士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彭金辉教授。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等基金项目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各1项,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2项,广东省放射性与三稀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中国稀土学报、稀有金属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含一区或二区top期刊论文1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5件。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比赛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5项。

二、工作及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2023.12-现在, 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副教授。

2019.06-2023.12,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讲师。

2019.01-2019.06, 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资深工艺工程师。

教育经历:

2015.09-2018.12,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系攻读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博士学位,导师:彭金辉

2012.09-2015.07,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系攻读有色金属冶金专业(生产过程物流学)硕士学位,导师:张利波

2008.09-2012.07, 湖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

三、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资源循环利用;特殊场(微波/超声)冶金技术

科研成果1、固废资源化:

针对废弃锂离子电池、废汞触媒、废稀土荧光粉、铀尾矿等城市矿产和冶炼渣难以高效利用的问题,开发了微波强化焙烧处理-超声强化浸出新技术,实现了有价金属资源的高效综合回收。

科研成果2、铀矿、离子型稀土矿高效采冶:

针对硬岩型铀矿脉石包裹严重、铀浸出率低的问题,采用微波预处理强化打开脉石包裹体,使铀矿孔隙率提高2倍,促进了铀的高效浸出;开发了外加电场耦合微生物强化浸铀新方法,使铀浸出率从80%提高93%

针对离子型稀土矿浸出周期长、试剂消耗大等难题,提出微波/超声波强化浸出新技术。结果表明,外场作用可显著促进溶浸液渗流与稀土浸出。在超声作用下,开展了小试、放大和现场试验,发现浸出周期可缩短41%,稀土浸出率可从80%提高至98%


(数据统计至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