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号召,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扎实推进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完善“五位一体”工作体系,抓好五个重点群体,通过横纵贯通协调,全员协力做好学生“入学-培养-输送”全过程育人。落实《2025年湖南省青年就业创业支持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七个一”行动部署,促进2026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学院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指导、监督、管理、帮扶学生就业工作。
组 长:刘赢时、罗建新。
副组长:吴智、李前奔、黄建平、朱科
成 员:就业专干、学工办主任、综合办主任、教科办主任、教研室正副主任、毕业班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学生支部书记。
二、工作职责
院领导:分片包干一批毕业生,指导、督促、跟进毕业生就业动态,压实责任;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完成企业的走访、调研和就业市场的开拓;及时解决学院就业工作存在的相关问题;对学院四类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包干到人,做到有就业意向100%落实就业去向。
就业专干:负责面上的就业指导,就业信息的搜集汇总和推送,与用人单位对接和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学生就业材料审核和数据统计,做好学院就业工作与学校就业处的工作对接与协调,组织实施就业育人活动,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进展情况等。
毕业班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配合就业专干做好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做好所带学生的学业、就业及考研情况的信息摸排、就业指导,协助学院安排好师生结对,做好与参与帮扶、毕业设计指导的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毕业班班主任:做好所带学生的学业、就业及考研情况的信息摸排、就业指导,协助学院安排好师生结对,做好与参与帮扶、毕业设计指导的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加强就业育人与观念引导,推进个性化就业指导,督促学生及时提交就业证明材料。
三、工作目标
截止2026年8月31日,2026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要超过湖南省平均水平,达到全校前三;困难毕业生就业落实率达到100%;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不低于80%。;创新创业率不低于百分之1。
四、工作重点
1.抓好考研学生群体的就业落实,一对一跟进学生考研情况,帮助指导学生做好考研调剂;
2.抓好考公、参军入伍、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学生群体的就业落实,引导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3.抓好党员、团学干部学生群体就业落实,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学生支部与教工支部结对子促进党员毕业生就业;激励团学干部率先投入就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抓好四类困难学生群体就业落实,落实“一对一”帮扶,向帮扶对象推荐多岗位,帮助解决学生思想和实际困难;
5.抓好创新创业学生群体,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想创”,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能创”,配对实战导师教学生“会创”。
五、工作举措
1.坚持并完善“五位一体”工作体系。坚持并完善“院领导-就业专干-毕业班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毕业生导师”五位一体就业推进落实体系,通过横纵贯通协调,全员协力做好学生“入学-培养-输送”全过程育人。
2.定期公布进度。就业专干定期做好就业统计,每周汇总“就业帮扶”、“访企拓岗”、“企业进校”、“考研考公”四台账,及时引导督促各级压实责任,跟进进度。实施毕业生就业进度推进和用人单位回访落实情况双公开,其中“就业推进情况一览表”,每月一统计、每月一通报。
3.深化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充分调动校友、合作单位等各方面资源,主动走出学校,走进园区、走进行业、走进企业,主动对接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年内院领导带队访企拓岗不少于30家。
4.开展“邀企进校”行动。发挥全院教师的力量,积极主动与企业单位沟通联系,邀请企业来学院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专场招聘会,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
5.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做好就业相关问题的咨询工作,做好各类推荐就业材料审核盖章等工作,协调处理好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各项问题。督促学生参加积极参加校园招聘,督促学生将就业信息及时准确录入系统。及时将搜集到的招聘信息进行甄别筛选、梳理分类,然后精准推送给相关学生。督促学生关注教育部“24365”、“湖南工学院就业平台”微信公众号和加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6届毕业生就业”QQ群。
6.做好就业心理调适。经常性与结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谈心谈话,至少每两周一次,对学生的诉求、规划、困难等形成详实记录。及时掌握所指导学生的心态和进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就业安全教育,提醒学生防范招聘陷阱、就业欺诈、“培训贷”等不法行为。
7.为创业学生设空间,为有意向创业学生提供孵化园平台,让想法变成原型,邀请优秀校友,企业家来当导师,传授实战经验。
六、工作要求
1.全院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整合资源,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原则,精心组织,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提供就业咨询、就业培训、就业推荐等方式助力学生就业。
2.帮扶责任人定期和有就业意向未找到工作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准备考研调剂或再次考研毕业生、慢就业毕业生谈话,有针对性进行帮扶。
3.完成学校就业工作任务获得专项奖励按比例奖励院领导、就业专干、毕业班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和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4.以上所涉及到的2026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均指以2026年8月31日为截止日期,学校就业部门认定的数据为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5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