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您现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湖工材化三下乡:倡环境保护之风,走持续发展之路
浏览数:次 发布时间:2017-07-07 打印本页

 

    水是生命之源,位于衡山县天鹅村的九观桥水库是1976年截湘江支流百港水系而筑成的人工湖,是目前衡山县境内最大的水库,经过开发建设,现已成为集灌溉、发电、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景区。

    为积极响应2017年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等,组织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湖南工学院材化学院赴九观桥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5日来到衡山县天鹅村九观桥水库进行调研。

坚持团结治水,构建和谐流域

    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队员们带着饱满的激情来到水库大坝,下游的水质比较清澈。经过二十分钟的水路,队员们来到了九观桥的水源处。可以看到这里的水面漂浮着大量的垃圾悬浮物,当地居民讲解这些垃圾部分来自于水库上游,部分为游客所留。关于处理垃圾的方式,水面可见垃圾通过捕捞除去。实践团队员对水质进行取样,与下游相比较,不难发现上游水质污染比较严重。

土地是民生之本,和谐是发展之魂

    队员们经过中午短暂的休整后,对水库周边的土壤进行一番实地考察。不难发现的是,由于有九观桥这一巨大的“灌溉系统”,水库周边的大多数土壤被用来种植。其中,黄瓜、丝瓜、豆角等等都生长的十分茂盛。正值太阳高照的时候,也能看到有果农顶着炎炎烈日在喷洒农药。队员们与果农进行了一番简单的对话,从中了解到水库周围的土壤都是松弛而营养丰富。在果农们的照料下,土壤并没有收到污染。

    脚步不歇,队员们顺着水泥道路来到了水库周边很少有游客到访的草丛里。首先映入队员们的眼帘的就是一堆很久没被处理的生活垃圾,大家不免心情有些复杂。实践团队负责人这时说:“不是自己的地,就没人关心了。”大家纷纷点头的同时,也走出来将垃圾合力拾起处理掉。

 
一滴清水,一片绿地,一个地球
   
为了更好的了解九观桥水库的污染情况,队员们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在景区日趋受欢迎的情况下,垃圾越来越多,水质逐渐变差,污染随之加重。通过问卷调研不仅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当地水质情况,还提高了村民们对水质安全的重视,增强水质安全保护意识。

 




版权所有@湖南工学院 |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8号 | 邮编:421002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湖南工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与管理中心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