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六支实践团分赴衡阳多地开展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各团队结合专业特色,聚焦乡村振兴、科技助农、生态治理等主题,以实际行动服务基层,贡献青春力量。
科技助农,创新赋能乡村产业。“光禾卫士”实践团在衡南县云集街道普贤村布设自主研发的太阳能LED诱虫灯,预计帮助农户减少30%农药使用;“志同稻合”实践团深入衡阳市石鼓区角山镇香樟宛生态园,为特色农产品提供品牌打造和电商推广建议。

生态治理,知识守护绿水青山。“绿建芯材”团队赴常宁市水邻村研发抗辐射混凝土及新型包裹材料,推动尾矿污染治理;“绿水乡行,赤芬助农”实践团在衡南县花江村开展水质检测并举办污水处理知识宣讲会;“变废为宝,秸尽所能”团队在衡南县花江村探索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

志愿服务,青春力量温暖基层。“材子彩虹桥”实践团在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清泉山社区开展志愿服务,通过防诈骗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提升居民安全意识和社区人居环境。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呈现出“专业嵌入深、服务维度广、成果转化实”三大特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文/王安东 审稿人/一审:罗心阳 二审:李前奔 三审:刘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