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标
2025年,本院意识形态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阵地管理,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自信,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理论学习
1. 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纳入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到常态化学习、系统化学习、深入化学习。
2. 创新学习方式,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交流、读书分享等活动,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3.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师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加强“四史”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 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校史展览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四史”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党的光辉历程、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2. 组织教职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增强教职工的爱党爱国情怀。
3. 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如国庆节、建党节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
4.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挖掘各学科蕴含的文化元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5.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游园会、新生才艺大赛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加强阵地管理
1.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教材管理规定,确保课堂教学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2. 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QQ群等网络平台的管理,严防有害信息传播。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引导,及时发现和处置网络舆情事件,维护校园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3. 加强校园文化阵地管理,对学院开展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进行登记制度。
(五)加强师生思想动态掌控
1. 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师生的思想状况、关注热点和思想困惑。
2. 建立健全师生思想动态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依据。
3. 针对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和思想困惑,及时进行引导和解答,化解矛盾,凝聚共识。
4.落实学院领导谈心谈话制度。
(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1. 结合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如党的二十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
2. 注重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不同群体、不同阶段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3. 加强活动的宣传和推广,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保障措施
1.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 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和教育,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
3.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机制等制度,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 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宣传,提高师生和社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及时总结和推广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总结与展望
在2025年,我院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守正创新,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阵地建设,以更精准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敏锐研判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升工作的前瞻性和实效性,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