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院邱飒蔚副教授项目“多场耦合温度边界下高强铝型材电池包的性能设计与评价”、刘瑜副教授项目“激光熔覆高熵合金梯度复合涂层腐蚀磨损行为及性能调控机制研究”以及刘乐青讲师项目“晶界工程与局域化学有序协同调控多主元合金抗辐照损伤机制”获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本次项目获批是我校机械学科连续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学科累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科研组织工作,切实发挥科研“强院兴院”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一是推进组织化科研,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凝练学科方向,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立足学科发展需求,强调人才与学科方向的匹配度,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三是加大科研投入,多方筹措资金,针对学科优势方向购置科研设备,夯实科研基础;四是加强学术交流,积极推动搭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交流平台,拓宽学术视野,鼓励青年老师“走出去”发出“湖工声音”;五是高度重视国自科项目申报工作,组织多轮申报动员会和申报书撰写经验分享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校现场打磨评审。(文/王丽君 审稿人/一审:王丽君 二审:叶拓 三审:李天生)
本次获批项目负责人简介:

邱飒蔚,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汽车热管理、铝合金材料塑性成形、轻量化设计及数值仿真技术等相关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市联合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等项目6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汽车工程、材料导报、塑性工程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

刘瑜,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汽车车身结构轻量化、金属材料计算与表征等方面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衡阳市科技创新项目等纵向课题6项,主持企业横向课题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5项。

刘乐青,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讲师。2024年获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湖南工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高熵合金/非晶合金、材料的力学行为/辐照损伤行为、多尺度计算模拟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中央高校基础科研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6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等国际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篇。被引次数近200次,单篇最高引用10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