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作用,根据《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办法》(人社厅发〔2021〕71号)、《关于稳步推进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工作的函》(人社专技司函〔2022〕47号)等文件要求,扎实推进数字技术工程培育项目,助力国家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能力素质提升。湖南工学院作为湖南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第二批认定培训机构,拟定于2024年10月-11月举办数字技术工程师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一)工学或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含在读的应届毕业生)。
(二)具有机械类、仪器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工业工程类等工科专业学习背景,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计算能力、表达能力和空间感。
(三)在岗或拟从事数字技术技能领域工作的各类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
(四)制造业企业或服务型制造企业,在岗或拟从事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对智能制造装备、生产线进行设计、安装、调试、管控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从业人员。
二、培训方式
培训时间:2024年10月14日至11月30日
报名截止:2024年10月14日
(一)培训采用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训相结合形式,培训时间19天(其中含开班仪式、线上课程14天、线下课程4天,结业考核1天)。每期班40人,报满即止。理论知识培训在线上学习平台进行,专业能力培训在配备相应软硬件设施场所进行。
(二)课程包含中国人事出版社发行的《智能制造共性技术(初级)》《装备与产线智能运维》教材内容,教材需由参训学员自行购买。
(三)参加培训人员需按照《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的职业要求完成规定学时(初级90标准学时)并取得学时证明。
三、培训课程安排
|
培训时长 |
主要内容 |
授课安排 |
开班 |
1天(5学时) |
1. 开班仪式 |
|
2. 智能制造概述 |
教师:刘吉兆 (3学时) |
3. 智能产线现场学习 |
教师:李天生 (2学时) |
线上 课程 |
6天(22学时) |
1. 智能制造共性技术 |
1.在线学习平台网址: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1000109580#teachTeam等,详见附件。 2. 学员自行安排学习时间,需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相应课程学习。 |
6天(23学时) |
2. 智能装备与产线应用 |
2天(8学时) |
3. 职业功能基本要求 |
线下 课程 |
1天(8学时) |
1. 实践课—工业大数据分析 |
教师:王小虎、田雨丰 (4学时) |
2. 实践课—工业人工智能 |
教师:叶拓、王翔 (4学时) |
1天(8学时) |
3. 实践课—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
教师:宋文青、何隆英 (8学时) |
1天(8学时) |
4. 实践课—数字孪生建模 |
教师:吴远志、罗彪 (8学时) |
1天(8学时) |
5. 实践课—三维建模与仿真 |
教师:周林军、刘超 (8学时) |
6. 实践练习—考核练习 |
考核 |
1天 |
1. 理论知识考核(120min) |
|
2. 专业能力考核(90min) |
|
四、专业技术等级考核申报条件
(一)学员完成规定的培训学时,并通过培训结业考核,可获得湖南工学院颁发统一制式的培训合格证书,证书由湖南工学院统一编号,可供培训学员查询。
(二)申报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初级)专业技术等级认定考核,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初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1.取得技术员职称。
2.具备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含在读的应届毕业生)。
五、其他事项
(一)研修班不收取任何费用,食宿自理,不安排接送站,往返交通费自理。
(二)请参加培训人员根据工作实际,每人撰写一篇论文或交流材料于培训班结束前提交(不少于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