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课程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智慧,取长补短, 形成良好的研讨氛围,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提升学 院教育教学水平,特制定商学院集体备课制度。
一、学院成立备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成员:教学副院长 教研室主任 教务办主任
二、集体备课的原则
各教研室按照课程归属组建课程组,选出课程团队的组长和成员,开展集体 备课,坚持“ 四备 ”原则,即备自己、备学生、备教学内容、备教法。
三、集体备课的内容
可根据教学大纲及人才培养要求、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的学情分析以及教 学实际情况制定集体备课的内容,重点围绕教学思路设计、教材内容处理,教学 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调研分析、学科前沿以及课堂设计、课件制作和 实践内容等方面问题展开。
四、集体备课的形式
集体备课采取课程组组长统筹安排、集体参与的形式。课程组长根据授课内 容将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相关教师应明确任务,提前准备,提高备课 质量。所有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之前要做好教学设计,科学确定教学目标,明确 重点难点。深入分析教学内容,领会教学意图,准备发言提纲。每一位教师在集 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见解。
五、集体备课的实施
1 、在每个学期初,课程组长对集体备课计划进行初排,集体备课前一周, 根据集体备课的内容确定主题,安排主讲教师。
2 、集体备课开始后,主讲教师根据主题要求介绍授课内容的整体构思、方 法手段、重点难点等,并将一些疑难问题提出供大家讨论,讲解时应做到重点突 出,条理分明,清楚明晰。
3 、参加备课的成员根据主讲教师的讲解内容进行集体讨论,提出自 己的意 见建议。
4 、课程组长综合讨论情况,总结修改的建议或意见,供本门课程全体授课 教师参考。
5 、各授课教师根据改进意见,改进和完善个人教学。
六、集体备课其它要求
1 、同一门课有二人及其以上主讲教师的课程,必须开展集体备课,同一本 课程只有一个主讲教师,尽量安排课程性质相近或老师研究方向相近的老师组成 课程组,教研室主任审核把关,提交学院审核。
2 、集体备课由教研室主任或课程组组长主持,承担该课程教学的所有教师 (包括兼职教师)均应参加,每位专任教师至少参加2 个及其以上课程组,必要 时可邀请相关专家和学院领导参加。
3 、每学期开学初、学期中、学期末进行集体备课,不少于三次,必要时每 次不少于一课时,每次备课需要有明确的主题。
4 、集体备课必须做好记录,记录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备课课程、参加人 员、集体备课时间、备课地点、备课内容(章节)、主讲教师陈述内容、集体讨 论内容(每位老师的发言)等。做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记录,经组长、记录人签名 后存档,作为教研室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资料。
5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后,如课程课时有增减或新开课,教研室主 任需组织课程组老师修订或制定教学大纲。
6 、在集体备课中,教师对于有严重分歧的问题,建议提交学院备课工作领 导小组讨论。
7 、集体备课作为教研室及教师的考核内容之一。同时课程组每年放假前验 收一次,经验收合格,课程组长在年终绩效加 1 分。
8 、本规定解释权归商学院教学科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