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急需的,既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又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或者说桥梁型人才。为此,在教学安排上实践教学的内容必不可少。出于这个目的,企业经营管理,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其实训、实践课的教学,突出基本实践能力、企业管理知识转化能力、现实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熟悉企业管理知识又具有一定实际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
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与传统的理论课实践环节不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实践彻底跳出了形式主义的圈套,真正让学生投入到具体企业经营环境中,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情景模拟
由师生根据管理决策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编写脚本;由学生们进行模拟,模拟分为两部分:一是所要解决的决策问题的展示,二是由角色扮演者现场处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演出结束后,全班同学进行评议,分析各扮演者处理是否得当,并提出更好的建议。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情景模拟时,要注意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相关现实能力入手,通过精心设计情景,让学生能够体验到现实问题的紧迫性、复杂性和挑战性,以求得其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关注能力提升与实践锻炼。
2、企业实战练习
根据教学计划,由教师布置企业实战的具体范畴,选定一定企业进行相应环节的实践操作。在学生现场实践中,采取邀请企业职能部门给予指点、教师指导方式进行,每次实战结束,要求学生对本次实践操作的收获与自己的不足进行书面总结,然后由教师加以评价,并反馈给学生找出解决之道。
3、调查与访问
根据授课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对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在进行实地调查时,要求学生必须事先设计所需要了解的内容,然后针对性地进入实践应用领域,发现自己关注知识点的现实问题,强化自己对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同时,还要主动地切入现实,寻找现实中隐含的、易忽视的现象,并加以解释。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地调查中收到更为显著的效果。
4、信息资料收集
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对学生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实践中,我们指导学生经常采用的信息收集方法主要有:一是图书资料收集。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传统图书媒介,查找到相关资料,并能够建立相关的知识框架,对理论知识能够有整体的了解和认识。二是期刊杂志资料收集。要求学生通过相关资料查找,了解到所学知识领域的发展前沿及现实应用,加深对所学知识领域的理解,延长知识链、拓展知识面。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行业的信息来源渠道,以便于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根据需要与兴趣保持知识的不断更新。三是互联网络资料收集。要求学生学会运用互联网络来查找信息,学会通过互联网络来寻求支持与帮助,能够从大量的资料中得到实效有用的信息。 |
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课程组织形式:1.个人在模拟实验室上机操作;2.分组进行案例分析讨论;3.现场模拟不同角色演练;4.营销设计方案展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