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最成功的当然是“四两拨千斤”、“空手套白狼”,然而在众多的时候四两拨不动千斤,空手也套不住狼,反而被狼吃掉。亚细亚创造过奇迹,但充满神话和非理性的色彩。一个因创造奇迹而迅速崛起的企业常常会在另一个奇迹的创造过程中收获悲剧。 1989年5月6日,营业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郑州亚细亚商场正式开业,王遂舟的特色经营使亚细亚初战告捷。 1988年32岁的王遂舟转业到郑州,被中原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晋野聘任为正在筹建中的百货商场经理。晋野农民出身,发家具有传奇色彩,他早年通过关系向供销社借了5万,然后将5万元存进银行贷得40万,再将这40万存进另一家银行贷得200万元,以此买得一块地开发房地产。不到三年,在郑州同时开工十几家工地,成为当年最显赫的房地产商。而郑州市中心的二七广场东南侧的亚细亚商场便是其中工地之一。但他对经商没有经验,于是聘请王遂舟作为商场经理。而王遂舟有自己的想法,他向晋野提出的唯一条件是:“总公司中管我一人,其他事情全由我作主。”在取得承诺后,他仅领取了40万元开办费,便毅然上任。经过198天的筹建,1989年5月6日,营业面积达1.2平方米的郑州亚细亚商场正式开业。从开业的第一天起,亚细亚就以崭新而不凡的形象让人眼睛一亮。 1.在当时短缺的经济年代他率先打破“货离柜台,概不负责”的戒律。 2.将商店装饰得像一个明亮、豪华的星级宾馆,四处是鲜花绿草,一切都井然有序。还把人工瀑布引到了营业大厅,清水丁冬,平添乐趣。 3.营业员衣着统一,都讲普通话,见到顾客先问好,从不说一个“不”字,提倡“三声”服务(迎接顾客有招呼声、接待中有介绍声、顾客离开时有送别声) 4.商店不但有营业员,还有迎宾小姐、公关小姐(这是当时国内所未闻的)和歌舞演员,中厅设置琴台,每隔半小时就有乐手登台演出。最有创意的是每天清晨,商店门口还有仪仗队升国旗,奏国歌,为观众做队列表演。在这一场景成为郑州最著名的观赏景点。 5.推出最新服务:缺货登记服务、售后服务、购物知识服务,为了让带孩子的顾客安心购物,商场专门设置一个儿童乐园。 6.公司征集“亚细亚”的商场徽记(后来将具其设计为一轮光芒四射的“野太阳”)为了造出声势,王遂舟还在郑州各大报纸投放上百万元的广告(这是当时郑州商场一年广告费的总和):“星期天到哪里去——亚细亚”(后来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时又修改为: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 7.在全国商界均是一片暮色之时,亚细亚以清新的形象和服务颠覆数十年传统的商场经营模式。王遂舟当时所提出的众多服务理念,如“微笑服务”、“服务高效”、“顾客是上帝”等等,至今仍闪现出智慧的光芒,他所创造的“不满意就退货”、“设立营业员委屈奖”、至今仍为人们一再地效仿。同时他还是第一个在商界引入“商场CI形象策划”、第一个明确提出“目标市场”概念、第一个尝试“开架售货”的经营者。他还在国内商场第一个将妇女、儿童作为购物主流来考虑,亚细亚单设化妆品部、童装部、玩具部、时装部等做法,至今仍为各商场所仿效。就此而言,王遂舟的确是一个罕见的、天赋极高的商界奇才。 于是乎一夜之间,亚细亚就获得消费者极大的认同。商场开张当天,郑州城为之空巷,顾客如潮水般涌来,保安人员分批往里放人,共放十几批。下午6点营业大厅提前关闭,90%以上的柜台的货物一售而空。 1990年,亚细亚的营业额达1.86亿元,一跃而名列全国大型商场第35位。此后三年,亚细亚的营业额每年均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稳居河南第一。 王遂舟用“商业文化”来总结这场创新试验,当时的商业部长胡平是“商业文化”的首倡者。可惜鼓吹多年乏人响应,王遂舟借梯上楼,大力弘扬,顿时成为中国商贸企业的典范。使得郑州市城内东施效颦:亚细亚在店内养花,别的商店就种草;亚细亚搞迎宾仪仗队,别的商店就搞军乐队;亚细亚搞桑塔纳巨奖销售,别的商场就马上推出10万元黄金巨奖。这样的竞争亦步亦趋,如影追随,却把一个郑州的市场激活了。 1992年1月,中央电视台到郑州以亚细亚为主线拍了一条长达六集的电视连续记录片《商战》。节目一经播出,立时引来巨大的反响,使得郑州亚细亚商场的名声达到登峰造极。10月王遂舟当选为“第三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他是第一位入选的河南人,也是此届唯一的商界青年。稍后王遂舟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93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嘉奖令,对郑州亚细亚商场及王遂舟个人通令嘉奖。 此时,亚细亚已成为河南人、郑州人向外夸耀的一个宝贝,老百姓家里来了外地亲戚,必到亚细亚逛逛;政府接待党中央领导、外省领导及秘鲁、塞浦路斯、哈萨克斯坦等外国访问团也要安排到亚细亚游览。全国各地每月有近100家企业组团到亚细亚商场参观、取经。商场附近几家宾馆日日爆满,生意兴隆。王遂舟乐滋滋的说自己像个“大接待员”,天天干着迎来送往、陪同介绍的工作。 但是没有什么比评价一家企业更为冷酷的事。企业从来就是一个因为创造利益而存在的机构。一家没有效益的企业,无论你别的工作是如何出色,你拥有如何先进的管理技术或理念,你如何的有文化,都称不上是一家好企业。 1.王遂舟在商场形象塑造及商业活动策划方面堪称高手,可对于管理他却始终提不起兴趣。在华丽高贵的外衣下面,亚细亚的经营管理极为混乱,缺乏监督约束机制。开业9年的亚细亚先后换了4任老总,却没有进行过一次全面彻底的审计,4任老总也没有一次交接。至于商业部的经理更是走马灯似地换,也没有审计、交接。在鼎盛时期,亚细亚每年的营业额是一个亿、一个亿地往上翻,可是企业的纯利润却从来没有突破过1000万元。王遂舟对场面热闹、宣传轰动乐此不疲,可是对每年到底能赚多少钱却看得很淡。一帆风顺时,有人说他是“战略家风范”,可是一旦穷途末路,便成为最致命的缺陷。 亚细亚对顾客自然是无限谦让、微笑待之,可对供货商却万般盘剥、十分刻薄,长期拖欠供方货款,以此作为自己的流动资金。但因亚细亚名头大、货好卖,供货商也没办法。在生意兴隆时,自然无事,一旦发生危险,第一个向商场踹脚的便是供货商。在亚细亚一连串的倒闭风波中,几乎都是供货方发难围堵追债而造成的商声崩溃。 2.功夫酒菜外,特色礼仪中 1991年,王遂舟拍板到当时最火爆的海南海口市开办一家“海南亚细亚大酒店”。所需100多名员工全部选自商场营业员,连仪仗队也从郑州如数开拔。他遵循亚细亚商场的“成功模式”,提出“功夫酒菜外,特色礼仪中”。在开业之前,到处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连交警的太阳伞也全是王遂舟捐赠。举凡海口的重大集会、庆典活动,都有亚细亚礼仪小姐标致的身影。酒店开张后,仪仗队员进行“欢迎仪式”,为了标新立异,酒店还让营业员穿上旱冰鞋上菜,并且打出让食客“买单自己算”(即自行决定付款标准,如果以为饭菜质量、服务未达标准要求,可拒付或少付餐饮费)。酒菜外的功夫可谓下到家,然而真正吃到顾客嘴里的酒菜却马马虎虎。开业第二天就有八成以上的食客对服务员大骂饭菜质量差,上菜慢,四五桌客人拂袖而去,真的没付一分钱,当天酒店里哭声一片。就这样惨淡经营10个月后,酒店倒闭了。存在是证明一家企业的最重要的标准。王遂舟在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也不占的前提下贸然出兵,孤军远涉陌生的地域和行业,且在经营中轻业务、重名声,如此行动不倒才怪。 3.走上连锁经营的不归路 王遂舟认为“发展大型百货公司连锁店”是亚细亚实现霸业的惟一道路。他到国外考察,为日本、美国、欧洲的大型百货连锁店的气派及经营业绩所震慑,认为国内迟早会走这一步,于是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内,亚细亚先后开出了15家大型连锁店。其中省内6家以“亚细亚”命名,省外9家以“仟村百货”命名。这家自有资本总额不过4000万元的企业却进行一场投资近20亿的超级大扩张。仅北京仟村百货店就投资了10亿元,每家分店装修豪华、超前。广州仟村百货开张后,王遂舟对当地营业员不满,从郑州空运1000名营业员到广州,让她们长期包住三家宾馆,充当模范。而其成本之高则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使得每家分店都大大超过预算。仅五彩广场一家其终结算就高达5亿元,超出预算1.5亿元。超支严重使得当初的预算形同虚设,使得亚细亚所有连锁店,开业之日即亏损之时。竞无一例外,王遂舟也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1994年5月,南阳亚细亚商厦最早开业,预期日均销售超过100万元。实际上开业第一个月,它只卖了40万元,且日渐下滑。这一年南阳亏损114万元,第二年上升为623万元。同年开张的濮阳分店,亏损593万元,漯河亏损900万元,开封亏损1234万元。到1996年省外几家分店开业后,情况更糟,北京、上海、广州每月亏损达2000万元。一年后,上海“仟村百货”店关门,总经理被厂商软禁数日,留守在上海的郑州籍经理更惨,被供货商围殴,打击吐血,昏迷不醒,被送至医院急救。而另一拔供货商闻信赶来,到病床前拔掉针头,将他架到黄浦江再打至半死,方才弃下而去。 1996年来,天津亚细亚商厦倒闭,商品被哄抢一空。2000年底,郑州亚细亚五彩广场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