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学科竞赛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湖南工学院第一届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暨第一届湖南省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选拔赛的通知

2025年06月30日  点击:

各教学单位: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一届湖南省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的通知有关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我校实践创新教育改革,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提升我校文科教育服务地方战略的针对性和精准度,提升我校应用型、创新型新文科人才培养质量现决定举办湖南工学院第一届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暨第一届湖南省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选拔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安全与管理工程学院 商学院

二、大赛时间安排

11A88

三、参赛对象与形式

参赛对象湖南工学院的所有在校生。

参赛形式:团队赛形式,每支团队由 3-15名学生和1-3名指导教师组成,设团队负责人1名。每名学生限担任1个团队的负责人,但可作为成员参与其他团队;每位指导教师至多指导 2 支团队。

报名要求:每个团队仅能选择文史哲、经管法、教育、艺术四个组别中的 1 个报名参赛。以团队负责人学籍所在学院作为参赛单位。

四、大赛组别设置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国家战略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实践问题,鼓励专业交叉融合,设置文史哲、经管法、教育、艺术四个组别,学生可根据实践内容从中任选一个组别参赛。

文史哲组: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文本与现实、历史与当下、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哲学理论和思维方式,分析解决价值判断、道德伦理、科技发展等方面的社会现实问题,指导实践应用,服务社会发展。践行“两个结合”,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保护、 研究、展示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人文研究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挖掘、运用宝贵文化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产出原创性创新成果。创新运用文学、语言、文字等形式的文化表达与传播,展现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经管法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积极对接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需求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深入行业企业、政府部门、实务部门、街道村居,了解国情、关注民生,精准发现、深入研究党的建设、经济发展、国家治理、企业治理、乡村振兴、对外开放、科技创新、法治建设、社会保障、绿色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融合多学科知识,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新模式,研

究创新相关政策,积极提供资政建言,创造性地解决社会复杂现实问题。立足中国实践,收集挖掘中国材料、中国案例、中国数据,提炼原创性、标识性概念、观点、理论,阐释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

教育学组:教育学类专业。科学认识教育活动本质,深入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文化教育机构等教育及管理单位,运用教育科学及相关领域知识、理论、技能、方法,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教育调查、教育管理、教学研究、教育项目设计、案例分析、社区教育服务、教育资源建设等,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解决教育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学组:艺术学类专业。扎根中国大地,深入百姓生活,到人民生产实践的现场中去,运用艺术学、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知识及方法,开展艺术研究、艺术管理、艺术创作、文化创意、艺术活动策划、艺术设计、艺术产品制作和营销、艺术表演等活动,以艺术为媒介,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文明时代气象,促进中西文明交流互鉴。

五、大赛赛制与方案提交

大赛采用初赛、决赛两级赛制。

初赛:各参赛队将《实践创新项目报告》及相关附件材料发至大赛邮箱(压缩包文件名与邮件标题同为:“湖南工学院第一届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参赛组别-队长姓名-参赛作品”),大赛组委会确认有效方案及决赛名额;确定参加决赛团队名单。

决赛:评审专家评审选拔,作品决赛中的优秀队伍将代表湖南工学院参加第一届湖南省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

参赛团队结合各自学科专业特点及开展的实践创新活动内容,在报名时选择理论型实践创新项目或应用型实践创新项目。理论型实践创新项目主要通过文献搜集与分析、历史研究、科研训练、实地考察调研等形式开展实践,重点突出对社会现象及问题的学理性分析、创造性思考与论证、经验总结与规律归纳、前沿性理论创新、写作等过程,成果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论文、报告、作品、原始创新成果、自主知识产权等。应用型实践创新项目主要通过社会调查、社会服务、案例研究、方案制定、产品设计、应用开发等形式开展实践,重点突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发现与分析、方案制定与论证、产品设计、实验模拟、实践检验与应用等过程,成果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策划书、商业计划书、报告、方案、应用、产品、图片或视频作品等。

参赛项目须提交《实践创新项目报告》、汇报PPT及实践创新成果等有关支撑材料。《实践创新项目报告》重点介绍项目的背景及意义,拟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项目实施总体思路,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及过程,实践创新成果及价值,收获与体会等内容。

各团队要对参赛项目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应在创意、想法、思路等方面具有原创性,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或者其他权利。一经发现或经权

利人提出并查证,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六、奖项设置

大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根据报名人数取60%获奖。 (拟推荐参加省赛项目数以省赛通知为准)  

七、联系方式

负责人: 18216009068(69068)

联系人:代俭英 15873473618(63618)

大赛组委会官方邮箱:94721828@qq.com

八、其他

本附件所涉及条款的最终解释权,归湖南工学院第一届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组委会所有。


附件:1.报名表

2.实践创新项目报告(参考模板)

3.评分标准

湖南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安全与管理工程学院  商学院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