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典型—刘杰: 刘杰同学来自于智能制造与机械工程学院成型2101班,怀着对科学的满腔热情,探索多层梯度结构铝合金棒材的奥秘。刘杰同学负责的项目“多层梯度结构铝合金棒材的制备及其高速冲击变形机理研究”,不仅是一项学术挑战,更是对未来高性能材料应用的一次大胆尝试。项目核心在于构建多层梯度结构,将挤压成形、温度梯度与应变梯度相结合。先精准控制挤压参数,塑造不同初始晶粒尺寸的棒材,再运用低能激光束加热,...
创新典型—李智超: 李智超同学来自于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2201班,他带领团队针对磷基地聚物开裂难题展开研究。通过添加玄武岩纤维的方式减少材料收缩,并保留材料高温耐久、低介电等优势性能,从分子水平揭示莫来石纤维与地聚物凝胶界面结合机理,制备复合材料,为固废基、节能保温的绿色建筑材料研制和先进陶瓷材料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减少材料研发实验成本。李智超同学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23)国铜、...
创新典型—刘明辉: 刘明辉同学来自于理学院信息2101班,作为国家级大创计划项目“光子接收系统及量子器件关键技术研究”的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王正、李行、孙鼎越和李珈乐展开相关研究。项目旨在将光子技术应用于微波接收系统,解决传统接收机灵敏度不足、动态范围狭窄及小型化困难等问题。通过创新性地采用超低相噪本振、大动态微波光子链路及非偏置半金属碳基材料,成功研制了通信频率覆盖0-5GHz带宽的微波光子接收机,显...
创新典型—肖科: 肖科同学来自于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2203班,主导研发佑潇下肢康复助行一体化机器人项目主要面对老龄化社会中下肢退行性障碍老人对独立行走和家庭康复的迫切需求。该项目已在永济养护院、香樟园社区和多家康复中心进行试用,反馈良好,并被湖南卫视、湖南日报等媒体报道。作为湖南佑潇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监事,曾向原湖南省副省长秦国文及老挝教体部副部长苏里乌冬•孙达拉博士汇报项目,展现了其在国内外...
创新典型—刘承理: 刘承理同学来自于安全与管理工程学院安工2203班,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组建了一支由五名本科生的科研团队,向煤自燃这一难题发起挑战。面对长焰煤微观结构复杂、实验与理论衔接困难等瓶颈,团队从零起步。刘承理同学带领成员彻夜研读文献,在实验室反复优化煤样预处理方案,为捕捉媒分子官能团的微小变化不断观测红外光谱数据,从量子化学的深奥公式中寻找突破口。最终构建出煤分子模型,从电子转移层面揭示...
创新典型——孙龙涛: 孙龙涛同学来自于智能制造与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自踏入湖南湖南工学院的校门开始就不断自我刻苦磨练,厚积薄发。孙龙涛同学曾担任智能制造协会副会长、校RoboMaster机甲大师战队技术指导,多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立项1项省级大创计划项目,主导发表多篇专利、sci论文,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实验。孙龙涛同学获得多项学科竞赛的国奖和省奖。1.2024年8月,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国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