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
为了给大学生建立一个实践创新能力的展示与交流平台,推动我校实践教学改革,夯实大学生的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强化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经学校批准,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将承办湖南工学院第四届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选拔赛。现将竞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方式
参赛赛道:竞赛分为新创实验、改进实验、科普实验和数智化实验四个赛道。
1.新创实验
新创实验是指把反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科研成果设计为适合本科生实验教学需要的基础实验或者综合实验。要求所提交的新创实验未在国内外教材、杂志发表,需要经过反复验证,确保可重复,时长、成本和安全性等符合教学需要,且对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常基础实验的总时长不超过8小时,综合实验的总时长不超过24小时。
2.改进实验(包括教学实验仪器创制或改进)
改进实验是指针对现有国内外教材或杂志的教学实验,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进行创新设计,或对教学实验仪器进行创制或改进,使之更加符合实验教学需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3.科普实验
科普实验的受众为没有或者很少有化学素养的社会公众及中小学生,要求有助于公众了解和正确认识化学,激发青少年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要求内容反映化学之趣、化学之美、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等。作品应安全、绿色、有趣、价廉、便于展示,方便公众亲手操作,并能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
4.数智化实验:
数智化实验是指以真实实验为基础,将数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化学实验深度融合,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数智意识和数智能力的实验。基于已有、二次开发或新开发的数学物理模型和数据库,对实验场景、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模拟、预测和评价,通过对实验的虚拟呈现、数据获取、判断和处理,实现对实验过程的控制与指导,提升学生理解、掌握、运用和拓展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能力。
参赛形式:本比赛以团体形式参赛,其中每个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设队长1名,队员2名,指导教师1-2名。鼓励跨学院、跨专业组队。每个参赛队提交一份作品。
参赛对象: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二、竞赛日程安排
1. 3月15日之前完成报名,填写参赛报名表(附件1),将报名表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到报名邮箱:807544339@qq.com。
2. 4月5日17:00前提交实验作品(实验报告和实验视频)至807544339@qq.com, 各参赛队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3. 4月7日之前完成参赛作品的合格性审核,并公布获得比赛资格的参赛作品。对不符合参赛要求的作品将取消比赛资格。
4. 4月15日之前(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现场PPT答辩(成员均须上场)。根据作品成绩和答辩成绩综合排序确定校级获奖名单,择优推荐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
三、作品提交要求
1. 实验论文需提交Word和PDF两个版本,论文报告字数控制在6000字以内(不含图表),在PDF版论文中必须隐去学院、选手、指导教师相关的任何信息;实验视频及支撑材料中均须隐去学校相关的任何标识(包括仪器标签、实验服、实验室名称以及建筑标志等)和指导教师个人相关的任何信息,在合格性审查中将按照章程对泄漏信息的作品进行扣分,并要求其修改;对不符合格式要求的作品,组委会有权要求短期内进行修改,逾期未修改的作品将取消参赛资格;进入评审阶段后,专家一旦发现参赛作品中存在泄露参赛学校、参赛人、指导教师信息的情况,将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该作品的参赛资格。支撑材料和论文写作具体要求见附件2、3,论文模板见附件4,5,6。
2. 参赛队伍名称自定,参赛作品与电子文档以“学院-作品类型-作品名称”命名,如:XX学院-新创队-作品名称、XX学院-改进队-作品名称、XX学院-科普队-作品名称、XX学院-数字化实验队-作品名称,以便分类汇总。
3. 作品提交截止日期之后不可对提交的参赛作品进行修改。
四、奖励办法
类别 |
奖项名额 |
素拓积分/项 |
一等奖 |
参赛项数15% |
3 |
二等奖 |
参赛项数20% |
2 |
三等奖 |
参赛项数25% |
1 |
五、其他事项
1. 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官方网站: http://cid.nju.edu.cn,可下载往届竞赛作品。竞赛动态将在竞赛官方网站华南赛区版块实时更新,敬请关注。
2.联系方式:
联系QQ群:972187337
联系人:王霞(15074795931)
联系地址: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材化楼1311西
湖南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025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