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湖南省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曾喜云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13年10月21日 00:00  浏览:

   曾喜云,女,19829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硕士,现为湖南工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辅导员,担任过学院060708级辅导工作。现为12级学生辅导员。

“心正言诚育桃李、情雅致逸塑心灵,任重志远促成长。”这是曾喜云老师的座右铭,5年来,在辅导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以高尚的品格和个人魅力,用特有的敏锐和细致,凭专业素养和专注的态度,关注、关心学生成长,激发学生正能量,塑造学生美好心灵,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华彩乐章。

以德育人:塑造学生美丽心灵的引路人

作为一名高校政治辅导员,她旗帜鲜明地对大学生开展主旋律教育,通过开展热点评论、辩论、小组讲座等形式,培养大学生对复杂社会现象的理性分析能力,鼓励大学生主动思考,唤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自觉性。在她的鼓励和推动下,安本080313人集体资助玉树藏族贫困儿童的善举,得到了人民网、湖南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其次,积极推进德育实践与科技创新。在她的指导下,2010年组建了赴衡南县服务乡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践,为乡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献计献策。2011年环境专业学生对衡阳市珠晖区茶山坳金甲岭进行农村废弃农药瓶处理问题调研。安本0803班朱晨星作为汝城大学生联络促进会的成员积极组织汝城支教活动。她还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安全工程0804班学生熊兑韬的《大学生服务乡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践》、《车载驾驶员疲劳驾驶智能监控制系统研究》项目分别在2010年省德育实践项目、挑战杯竞赛中胜出。安本0801班邬歆的课题《企业安全管理评价模型》获省挑战杯三等奖。环保5人组所撰写的调研报告《农村废弃农药瓶处置状况与分析》获省三等奖。《关于湘江衡阳段流域的环保调查与实践》获院级德育实践立项。2012年,所带学生的创业项目《衡阳市怡尔康家电清洗服务公司》获铜奖。

以爱育人:塑造学生美丽心灵的护航者

教育是爱的事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曾喜云老师最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就是情感的投入,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她始终坚持用爱心与学生真诚相待。教室、路边、食堂、宿舍、运动场,到处都能看到她与同学谈心的身影。为了学生,她全身心的投入与付出,用爱帮助一个又一个特困生、后进生、心理问题等学生顺利成长。在她眼里,他们就是“成长中的学生”。                       

07级小赵,被查出肝功能衰竭,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选择自我放弃,独自出走。室友们极力劝慰并试图拦住小赵,小赵情绪激动下要跳阳台。当时情况非常危急,不仅惊动了学校领导,也出动了110120,小赵的家人也在连夜赶往学校的路上。曾老师顾不上有孕,在第一时间火速赶往宿舍。那一晚上,他们谈了很多,谈学校的点滴,分享他成长的经历。在谈话中,小赵几次落泪。他以为这世上没有人关心他,其实爱一直存在。他情绪慢慢平复,静静等待家人到来,表示今后一定会好好爱护自己。第二天天亮,她把小赵安全地交到父亲的手上。老父亲感动落泪:“没有曾老师,或许我们父子都见不上面了。”曾老师却因为劳累和太多感情投入,动了胎气,住院保胎一个月。小赵经过积极治疗,病情得到遏制,逐渐康复。08级小蒋,沉湎网游,废寝忘食,多门功课不及格,面临退学危险。曾老师多次去找他,他避而不见。她只有利用午休、晚上时间一趟一趟往宿舍跑。冬天天气寒冷,有时一等就是几个小时,手冻了,脚麻了。她依然坚持着。终于有一天,蓬头垢面的小蒋把她迎进门。经过耐心劝导,倾心交流。他彻底戒掉了网瘾,并顺利毕业。他坦言:是曾老师的爱与不放弃,让我迷途知返。09级小刚常独来独往,心情抑郁,清晨去捡拾垃圾的行为引起许多老师同学的侧目。小刚备受打击且异常愤怒,常常独自哭泣。曾老师安慰她、鼓励她、肯定她并支持她成立了环保协会、成功申报德育实践项目,积极参加暑期环境调研。2011年以她为主撰写的调研报告获省挑战杯竞赛的三等奖。她也变得开朗,学习成绩优秀,并顺利地专升本。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正是因为怀揣着对学生的爱,她乐此不疲地奔忙在学生成长的路上。

以智育人:塑造学生美丽心灵的守望者

09年,她从建筑工程系调到当时刚成立的安全与环境工程系。学生工作方面,600多名学生,除了系总支书记,就只有她一个辅导员。因此他既是系部团总支书记,又是学生支部书记;既是资助专干,又是就业联络员;既要负责系里的学生工作,也要承担学校心理咨询室兼职咨询的工作。工作可谓是千头万绪,曾老师没有抱怨、欣然投入工作之中,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她结合实践,不断思考,撰写论文《论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有效建构》。她认为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发展学生的潜力与能力。正因为有这样的理念和实践,她所带学生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与个人。学生中有100余人次获省级表彰,400余人次获院级奖励,30人次在大学生“挑战杯”、德育实践中胜出。2011年所带毕业生考研率为12%,其中考取211985高等院校为80%,位居全校第一。所带6个班集体先后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学生杨军伟、熊兑韬分别为2010年、2011年度湖南省高校优秀党员。她也因为出色的工作,在2010年和2012年被学校评为“优秀辅导员”、“模范辅导员”。

以识育人:塑造学生美丽心灵的加油站

她是华中师大思政教育专业硕士,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利用所学承担了学校兼职咨询工作,心理教师、学院心理辅导员。爱微笑的曾老师,一身牛仔裤、T恤衫、运动鞋的打扮,总让学生感觉十分亲近。在学生的心里,曾老师就是他们成长路上的知心姐姐。近5年的工作,她累积完成个案咨询400余次,参与的危机干预数十起,完成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量1000多。结合团干培训、党校培训、新生入学教育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几十场,内容有新生适应、春季身心保健、心理委员职责、心理异常的识别、团体辅导等等。每次讲座都座无虚席,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她作为学院心理辅导员,积极探索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模式。一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化。根据主题,有意识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内容灵活、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女生三月,情绪四月,爱我五月,离别月,适应九月,健康十月,感恩十一月,考试十二月。二是尝试组建学院的成长工作坊。在2012级新生中,她发现这些90后的独生子女,个性强,适应能力差。为此她在2012级新生中开展了为期5周的新生适应团体活动。在辅导手记里,同学们写道:在活动中,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获得了成长;感谢老师的坚持,55场耗时110小时的团体活动,需要太多太多的付出;非常感谢曾老师,那么耐心地陪伴我们,倾听我们,守护着我们成长。随后在团学干部中进行了旨在加强团体凝聚力的活动。几年以来,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极大的提升,无重大恶性事件发生。2012年学院因其心理健康工作的突出表现,被评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这正是对曾喜云老师尽力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的真实写照。

版权所有@湖南工学院 |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8号 | 邮编:421002 | 邮箱:nic@hnit.edu.cn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湖南工学院网络信息中心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