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市场发生了变化,育人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为此,外国语学院积极走出去,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主动出击 拓宽就业渠道
义乌是我国“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城市,对外语人才需求较大。11月19日,宁清平一行与义乌市人才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余新福进行了交流,双方同意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桥梁。宁清平一行先后参观了义乌市亿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浦江聚衣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义乌市凯越贸易有限公司、义乌潘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诚挚邀请企业到学校进行宣讲招聘。
集思广益 提升育人质量
育人质量的好坏需要用人单位的检验和评价,更需要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批评和建议。
11月18日,在青岛海尔总部,宁清平一行看望了我院2015届毕业生游理。在交谈中,游理结合自身体会,对学院在学生实习实践、课程设置和学生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意见。宁清平希望她时刻关注学校和学院发展,为学院的“三全育人”工作建言献策。
在走访宁波日星铸业有限公司时,公司人事主管刘萍对我院3名毕业生赞赏有加,同时她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发展,对我院在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方面提出宝贵的建议。
统筹谋划 再塑育人格局
针对当前就业形势和育人环境的变化,学院多次研究就业创业工作,将就业创业教育贯穿大学全过程,利用学院“三全育人”平台,分年级做好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就业和创业教育,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树典型、学榜样,邀请服务基层典型代表、创新创业代表回校宣讲,鼓励学生服务国家战略,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提升学生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能力。(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