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志愿活动 > 正文
落实调研先落“心”——建工学院山界回族乡小分队调研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发布日期:2017年07月27日  点击:

 

 

719-23日,建工学院大学生暑期“情牵脱贫攻坚”主题实践团山界回族乡小分队前往架枧村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亲身调查、完善贫困村贫困户档案、填制《挂图作战表》,积极投身于基层脱贫建设,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落实扶贫与性别学历无关

架枧村村委书记黄书记,85年出生,她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毅然选择回乡作了村官,这一干就是6年。她坚信扶贫先要树理念,做事先要正态度。扶贫资源可以争取、整合;扶贫条件可以协调、创造;扶贫经验可以学习、总结,只要扶贫态度正,就能产生用之不竭的联动合力。修路、通水等基建工作井井有条,她思维创新,用互联网打开农产品销路。她热情大方,只要她一入户,老百姓脸上就堆满了笑容。

驻村扶贫与身体条件无关

架枧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杜队长,是县人防办的一名干部。在实践队入村前不久,嗓子受伤,严重失声。调研会议、走访过程中,他不得不讲一句话喝一口水。队员彭哥半年前出了车祸,右腿关节以上严重骨折,经过4个多月的治疗,他毫不犹豫在今年3月份投入驻村扶贫工作,至今大腿内的固定钢板未拆,腿上有一条35公分长的切口。虽走路时间长了,他的腿部会有隐痛,但整场调研,他们全程指引,毫不懈怠。他们总是说要做一名合格的驻村干部,首先应该认真地住进村民心中,与村民打成一片。

入村调研与天气时间无关

山界回族乡调研团共有三支队伍,其中一支小分队由闫英才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成员有段龙、刘波两位同学。架枧村共有16个小组,其中1314组,1112组分别与村支部相距5公里以上,1112组需要翻越两座大山,徒步往返需要近4个小时。村民只有下午3点前后在家,小分队成员只能利用一天中最热的时间,中午1时出发徒步近2个小时山路进入大山深处,进行调研走访,“不畏热气遮望眼”,功夫不负有心人,5天的调研活动,他们走访完全部贫困户,还走访了部分脱贫户,出色完善了贫困村贫困户档案,绘制了脱贫攻坚地图。他们始终坚信只有深入群众,才能真正做到精准到位的脱贫。

5天的调研活动过程中,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大学生实践队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不搞“走读式”“挂名式”帮扶、不只转转不用心、真正做到了要落实先落“心”,调研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闫英才、段龙、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