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印发《湖南工学院综合改革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浏览数:次 发布时间:2016-11-25 打印本页

湖工党发〔201634

 

院属各部门、各单位:

《湖南工学院综合改革方案(2016-2020年)》已经党委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湖南工学院委员会

20161118

 

湖南工学院综合改革方案(2016-2020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积极对接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需要,培养更多的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应用型发展道路上集聚优势办出特色,全面实现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特色鲜明、社会声誉良好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战略目标,迫切需要通过推进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破解难题,消除障碍,增添动力,加快建立健全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与办学模式。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部、湖南省关于推进高校综合改革的要求及部署,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学校实际,紧密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战略导向、系统设计、协同推进,牢牢把握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和充分发挥资源配置有效性两个着力点,突出增强学生知识应用、技术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和服务湖南建设能力两个重点,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动力活力,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争创一流,为建设特色鲜明、社会声誉良好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目标

通过综合改革,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和湖湘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和水平,到2020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力争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进入省内一流应用学院行列,综合办学实力显著提升,为2030年进入国内一流应用学院行列,建成特色鲜明、社会声誉良好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三)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依法治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湖南工学院章程》,推进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坚持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加强科学管理、队伍建设和文化培育,弘扬湖工精神,聚焦行业产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创新和服务地方等方面逐渐形成“湖工特色”。

——坚持优化结构、激发活力。以需求和目标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课程结构,以学科群、专业群、课程群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和岗位需求,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突出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双师双能型”人才;通过推进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

——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切实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按照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要求,立足学校和各个二级单位的办学实际,构建总体框架,找准改革的主攻方向和关键环节,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二、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湖南工学院章程》为基础,按照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总体要求,构建政府(管)、学校(办)、社会(评)的新型内外部关系,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为基本内容的现代大学制度,逐步构建统一领导、多元参与、和谐善治、科学发展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1、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健全以《湖南工学院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完善党政决策议事制度。健全党政决策议事的研究咨询、沟通协调、督查督办和执行反馈机制,加强对党委领导下学校法人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建立科学的有利于党委领导、校长负责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2、完善教授治学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保障

充分发挥教授在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和教学工作委员会等各级各类学术管理组织中的作用,改进组织形式,强化制度保障,推进教授治学,完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对独立、相互支撑、有机协调的学术管理运行机制。

3、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体系建设

——完善民主管理与监督,充分发挥教代会、学代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管理与监督职能。

——扩大党务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推进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营造民主管理与监督的文化氛围。

——健全专门委员会,依法建立师生员工权利保障机制。

4、构建社会参与学校治理的机制

加强与主管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董事会、校友会、教育基金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5、推进管理重心下移二级单位

——发挥二级单位办学主体作用。科学划分管理权限,按照事权相当、权责一致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管理重心下移,不断扩大二级单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员聘任、内设机构、绩效分配、资源配置、国际交流、社会合作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大力激发二级单位的积极性、创造性。

——建立二级单位分类管理机制。强化二级单位发展绩效评估和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完善二级单位分类评价制度,优化年度工作目标量化指标体系,形成学校与二级单位协调互动、高效运转的良好机制。

——完善二级单位内部治理体系。完善二级单位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党政联席会议最高决策职能。明晰二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岗位职责,健全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发挥学术组织、民主管理机构作用,强化民主与科学管理。

6、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机关

根据大学校、小机关、优服务的原则,优化学校层面管理机构设置,理顺部门职能,明确岗位职责,构建协同机制,强化规划、指导、监管和服务职能,完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改进机关作风,推动管理流程再造,规范服务标准与程序,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承诺制、公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事中监督与事后评估机制,提高机关服务和效能建设水平。

(二)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坚持立德树人,立足“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卓越计划”为引领,以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为突破口,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推手,依托行业,突出应用,积极探索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考核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着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新模式,着力增强学生知识应用、技术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

1、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建设

——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优化专业设置,构建专业准入退出动态机制。加强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重点专业建设,达到行业及国家、国际标准并形成优势特色。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共建专业,加强专业集群建设,促进专业群与产业链、创新链的紧密对接。构建对口“专升本”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协同机制。

——以卓越计划为引领,以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为突破口,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推手,促进专业内涵建设。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行业产业需求制订毕业要求和完善培养方案,实现专业设置与行业产业岗位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机衔接,努力探索建立行业规范化培训、职业资格认证与专业学位教育相结合的制度。

2、深化“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落实《湖南工学院“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湖工党发201329号),完善“学程分段、分类培养、协同育人”为特征的人才培养基本模式,全面贯彻“卓越引领、学生主体、需求导向、能力主线、分段分类、强化实践、协同育人、多元评价”基本要求,全面深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基础实、技术精、能力强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以专业认证助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毕业需求标准培养人才。探索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流程,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流程和工程教育规律来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实践能力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

——推进毕业实践教学改革。继续探索融毕业实习教学指导、就业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管理新模式,建立基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的毕业设计(论文)项目平台,形成基于生产实际的学位论文课题确定制度,扩大双导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比例。

——全面推进学分制、导师制、专业辅修制和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改革学生评价体系。探索注重过程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制订落实学业警示制度,全面推行学分绩点制改革,完善素质拓展学分认定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培养质量。

3、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制定专业毕业要求,并根据毕业要求反向完善 “三平台两模块”课程体系,构建第一(课内)、第二(课外、校内)、第三(校外、国内)、第四(国外)课堂协同培养模式,建设与培养目标定位相适应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群”和“专业教育核心课程群”。对接国家和行业标准,加强课程标准化建设。组建由教授专家领衔的教学团队。

——加强“互联网”课程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进传统教学,推广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等的应用,大力推进在线网络课程,打造集慕课、微课和混合式课程于一体的开放式课程平台建设,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构建丰富、前沿、优质的新型课程资源库。

4、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加大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力度。深入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将思政课教学与专业教育、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全面推行体育课俱乐部制教学改革,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群体活动相衔接,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坚持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和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积极推展传统武术、太极拳、舞龙舞狮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继续推进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分层分类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积极推行计算机文化与技术基础课网络教学;加强和改进法制教育,强化艺术、健康和国防教育课程建设。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大力开展基于学生身心个性健康发展和能力培养的教研教改。制订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翻转课堂、moocs、案例教学、cdio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培养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学习、研究性学习。

5、加大实践教育改革力度

统筹实践教育资源,统筹安排实践教育活动,制订实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充实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强化过程管理与考核,扩大“三性”实验比例,继续探索“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和考核,强调真题真做。

6、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理顺校内各单位(部门)创新创业教育职能,统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和基地,构建高效的创新创业育人激励机制。完善教师带领学生参与校外实践、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活动的激励机制。完善创新实践学分认定政策和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学分转换、弹性学制、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等政策措施。引进创新创业企业和风投、创设基金等社会资源,健全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孵化机制。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积极探索赛学研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大力实施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立足学科发展前沿,对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开发开设一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网络共享课程,促进包括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选配和聘用有创业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教师、科研人员、校友以及社会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创新创业导师。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向大学生开放,搭建“众创空间”,组织、培训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各级各类竞赛,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引导学生到国家和地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就业。

7、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完善校院(部)两级和管评分离的教学管理体制,强化基层教学管理职能。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加强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构建包括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就业质量等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日常检查和专家评教、同行评教、督导评教、学生评教的多层次教学评价制度,健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制度和质量年报制度,做好专业评估、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积极引进第三方评价,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

8、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体系和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

——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活动、青年志愿服务、党团组织建设等为主要载体,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体系,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

——加强校院两级学生工作机构建设,厘清二级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与团总支的工作职责,做到机构调整与人员配备“双到位”,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落实“三育人”举措,形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配齐配强宣传工作队伍、思政课教师队伍、学生工作队伍和政治保卫队伍,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强化第一课堂教育的核心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突出第二课堂教育的主导作用,筑牢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积极开展网上舆论引导和思想疏导,加强德育基地建设,拓展和汇聚社会资源,构建社会广泛认同、合作共赢的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

9、改革继续教育管理机制

——完善继续教育学院归口管理机制,统筹继续教育资源,巩固扩大学历教育规模,大力拓展非学历教育项目,适应“互联网”,探索继续教育新模式。

——积极探索“互联网继续教育”新模式,建设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开发优质网络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三)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根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求,加强协同创新,建立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和团队;改革科技资源配置和管理机制,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建立多元考核评价和成果转化体系。

1、创新科研培育机制

——加强学校层面科研机构建设。重点建设与地方政府、行业骨干企业合作研究机构和依托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重点科研平台建设的研究机构,挂靠相关二级学院(部),实现教学科研资源共建共享,加强经费使用管理、目标管理与绩效考评。给予科研机构更大的自主权。

——改进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重点建设好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培育一批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加大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力度,构建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机制、创新机制、分配机制,积极争取获批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加强学科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和引进活跃在国内外学术前沿、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探索建立稳定与流动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的团队建设机制,培育跨学科、跨领域、人才聚集、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学科创新团队。赋予学科领军人才及其团队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

——大力培育重大科研项目及成果。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建立联合攻关机制,积极培育重大科研项目及成果。

2、改革科研管理、学术评价机制

——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和注重实际贡献的评价导向,探索建立“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针对不同类型、层次教师,按照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科研评价周期。

——制订科研编制,完善科研工作量实施办法,对二级教学单位开展科研绩效考核。

——改进科研平台评价机制,实行校级平台培育与淘汰相结合、省级平台绩效与投入相挂钩的办法。

——完善和发挥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和作用,加强学术委员会体系和队伍建设,规范学术行为,营造团结合作、充满活力的学术生态。

3、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

——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协同地方、行业企业共建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和智库。

——完善由政府职能部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专家学者参与的学校董事会和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力推进社会参与学校办学。

4、构建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按照教育部、科技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构建完整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机制,建设“众创空间”“大学科技产业园”等科研成果孵化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大力开展服务咨询,实现科技成果研究、孵化、转移有机结合。

——完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益分配和离岗创业政策。

(四)学科建设机制改革

注重学科引领,特色发展。以一流应用特色学科为重点,聚焦学科前沿,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团队,打造学科高峰,强化优势、彰显特色。

1、构建学科建设引领的统筹发展机制

发挥学科建设的枢纽和统领作用,统筹推进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学位点建设,统筹规划建设方案,优化配置建设资源,着力解决项目重复交叉、资源分割等问题,使三大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统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个人成才与团队发展的有机融合。统筹学科创新团队建设、教学团队和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一岗多责”,统一调配校内人力资源、通过合理分工、资源共享、协作共进,实现学科个人、学科梯队、学科方向之间的最佳匹配,形成群贤毕至、合力共进的建设格局。

2、创新开放合作的联动机制

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明确学科使命,根据学科使命来组织学科队伍。构建鼓励社会广泛参与的有效机制,完善学校、学科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密切合作的模式,探索混合制办学机制。打破学校之间、学院之间、学科之间的体制壁垒,建立有利于创新、交叉、开放和共享的机制与体制,推动校际、院际和不同学科之间开展合作与错位竞争。推进开放办学与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推进实质性合作,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研联合攻关。大力开展引智工作,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教学科研环境。

3、建立考评激励机制

按照国家和社会的学科分类评价标准和方法,以人才培养成效、教师队伍水平、学术贡献度和社会服务能力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构建学科考评机制和基于绩效的动态管理模式与退出机制,重点扶持应用特色学科建设,推进专业硕士授权学科建设。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对学科、专业、课程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对项目经费投入、实施进展、改革举措、建设成效等进行常态化监督管理和定期考核,接受社会监督。

(五)国际合作交流机制改革

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模式,着力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合理布局,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交流渠道,扩大国际合作交流规模,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

1、拓展中外合作办学广度与深度

扩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规模,积极申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引进、消化、吸收和融合创新国(境)外优质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材。探索境外办学。

2、加大国际学术与人文交流力度

大力支持师生参加国(境)外学术交流活动和人文交流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与港澳台合作,创新合作模式。

3、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

推进中外大学间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鼓励和资助中青年骨干教师赴海外访学、研修、参加学术会议,提高具有海外学习研修经历的教师比例.启动留学生招生培养计划,建设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大力支持优秀学习双向交流和联合培养,引进高水平外专外教,提高外专外教管理服务水平。

(六)社会合作机制改革

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社会资源有效利用机制,实现社会服务方式由分散式向集约式、由独立式向联合式、由个体型向整体型转变,进一步促进教育、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扩大社会合作,提升服务能力。

1、完善社会合作与服务管理机制

——深化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龙头骨干企业的合作,重点对接衡阳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工业安全、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发展产学研创新联盟和共建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合作平台。积极开展行业学院试点,深化产学研合作。

——建立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基地一体化建设协调机制,统筹配套社会服务资源。建立社会服务动态信息通报机制,实行社会服务动态管理。建立社会合作与服务绩效评估机制,对全校社会合作与服务工作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

2、探索社会合作与服务新模式

——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学科建设科研平台,推进大学科技产业园、产业发展研究院建设。

——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建设服务地方行业的高水平智库。

3、创新校友联络与筹资工作机制

——积极发展各地校友会,建设“校友之家”并进行授牌。在成立地区性校友会的同时,探索成立专业性校友会,完善、拓展校友会组织网络,创新地方校友会、行业校友会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

——设立杰出校友等相关荣誉称号,将校友工作重心前移,不断增强在校生校友意识和爱校意识,提升在校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丰富校友会工作内容。完善校友及资源数据库,建好校友会网站,健全常态信息发布和反馈机制,推动校友工作科学化、信息化。

——完善校友捐赠管理。制订完善《湖南工学院捐赠管理办法》以及校友捐赠设立的各类奖教奖学助学金管理办法,完善校友反哺学校事业发展机制,扩大校友参与,推动校友捐赠常态化。

——加强教育基金会运行管理。健全教育基金会运行机制;规范基金项目管理,打造公益捐赠项目品牌;推进网络捐赠平台建设;实现大额捐赠项目的突破。

(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体系,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完善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绩效工资分配、合理流动等制度,建立竞争性人事管理机制、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发展和提升配套支撑政策,充分调动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1、完善干部选拔任用与考评机制

——完善处科级干部选拨任用制度。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注重实效、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使用后备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重视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建立干部分级分类管理体制。细化不同岗位的职责要求和干部管理、评价办法,建立年度目标责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逐步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探索实施处级干部按照党务行政、教学科研的分类管理制度;制订针对聘任期满未达退休年龄或聘期内主动辞去行政职务回到教学科研岗位人员的学术恢复期及条件支撑制度。

——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探索聘任制与任期制相结合的任用制度,健全完善任期目标责任制,制订干部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建立与考核结果紧密挂钩的进退留转制度。建立干部问责制,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失职渎职产生不良影响或后果的,依规进行责任追究。完善任职试用期制度。建立规范的干部选任监督机制、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加强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建设优秀辅导员队伍。

——改进干部培养机制。加强干部培养力度,实行干部多岗位锻炼制度,注重选拨熟悉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有教学单位工作经历、有良好专业背景和管理素质的优秀干部。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建立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机制。建立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直接遴选到管理岗位任职制度,直接担任正职的必须从严掌握。加大干部队伍对外交流力度,鼓励优秀中青年干部访学进修或挂职锻炼。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优先培训年度考核优秀、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干部,每年举办一期中层干部培训班,尝试境外培训干部,扩大干部的国际视野。

2、完善机构、职能、编制、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

——调整二级学院设置。按照有利于聚焦行业产业需求、学科专业发展、节约管理成本的原则,逐步优化二级学院设置,改变目前部分二级学院学生规模偏大、学科专业发展不聚焦、与行业产业需求脱节、难以形成改革亮点特色的现状。

——推进行业学院试点改革。依托行业应用性突出的学科专业群,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行业学院,实现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无缝对接,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改革和办学模式改革。

——科学合理定编,建立教师、教辅、管理、保障队伍协调发展机制。基于学校目前发展规模已基本稳定、学科专业布局已基本成形、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应尽快完善管理、教学、教辅、科研院所等机构及其职能、编制、岗位设置及相关人员配备的工作。

——逐步推进管理岗位职员制。根据上级部署,逐步建立管理岗位人员职务和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的职员制度。科学合理设置管理岗位,根据职员岗位层次、类别的不同,明确各级职员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任职条件。推进管理岗位专业化建设,在机关部处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健全和完善管理岗位人员分层分类考核制度,建立学校和学院(部)分层选拨、聘用和管理机制。制定管理岗位职员职级晋升办法,拓展不同类别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

——健全岗位管理机制。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合理设置内设机构,科学核定人员编制。逐步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专业评岗、岗变薪变”的岗位聘任工作模式。强化岗位目标管理,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转”的动态聘任管理机制。采用专职与兼职、编制与非编制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用人制度,促进人员结构优化配置。

3、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

——完善校院(部)两级人才建设体制,围绕“以用为本、用好用活”创新完善人才遴选作用、评价发现、培养开发、激励保障机制,构建激励与约束相结合、个人成长与团队培养相结合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大力实施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一批潜心教学的高水平教学名师、一批专业技能高超的高水平“双师双能型”人才等“三个一批”人才建设计划。

——健全定期轮训、国内访学、挂职锻炼、社会实践制度,推行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

——建立项目、人才、资金和平台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人才资源聚焦机制。

——完善以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为标准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推进以岗位设置管理和岗位业绩考核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

4、完善教学教辅岗位考评体系

——完善以师德为首、以思想政治素质为基本要求、以业绩和质量为导向的教师选聘考核办法,综合师德师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评价指标,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健全公平合理、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评价及准入退出机制。探索教师队伍分为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等不同岗位系列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专业技术职务分类评聘制度。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教学科研规律,科学设计不同年龄段教师的考核权重及评价标准,制定符合各学科特点的专业技术岗位职责差异化评价标准。加强教师教学业绩考核,规范教师兼职兼薪。

——建立以岗位职责为重点,业绩、责任、服务为要素的非教师岗位综合考核评价标准,根据非教师岗位特征分类制定符合岗位管理要求的考勤制度。

5、深化收入分配体系改革

——以“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为原则,建立办学效益与绩效挂钩的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的收入分配机制,进一步完善拨尖人才奖励制度。对部分紧缺或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并存的多元收入分配体系,保障各类岗位人员的合理收入水平。

——逐步扩大二级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探索将绩效工资总量打包下拨,由二级单位按照学校总体要求,根据不同类别人员的考核评价办法进行二次分配。完善二级单位开源节流、增加创收的机制。

——根据国家政策,探索建立离退休人员待遇调节机制。

(八)资源配置与保障机制改革

加强绩效管理,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一步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督、内部审计和信息公开,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提高服务水平,为学校内涵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1、探索多元化筹集办学资源的渠道和方式

——密切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的联系,积极争取政府专项资金投入和社会捐赠。

——继续盘活闲置教育资源和经营性资产,巩固和扩大继续教育、国际合作办学规模,不断增加自身造血功能。

——建立实验(训)平台多元化建设机制,推进与企业共建高水平实验室,支持二级单位或团队自筹实验室建设经费,扶持自行研制或联合研制仪器设备。

2、深化财务审计制度改革

——构建校院(部)两级预算分配体系,对于学院(部)的生均定额测算进行评估,制定科学合理预算定额,学院(部)依法依规、自主统筹使用。

——健全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估机制,定期组织预算执行情况评估,将经费投入与学院(部)贡献、考核目标完成情况等挂钩,发挥预算与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

——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高效集成的网络报账平台体系。

——建立分层分级经济责任制,严格经济合同管理。

——建立事前、事中与事后相结合、日常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审计监督机制。

3、健全资源配置机制

——健全“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资产管理体制,推动资产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实时化、精细化。

——改革招标采购管理体系,健全资产采购计划、招标、验收、使用、管理、监督、评价机制。

——强化资产配置绩效评价,建立绩效导向的资产配置机制。对学校办公、教学实验用房、周转房、基础设施、场地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探索定额使用机制。

——优化图书馆馆藏结构,提高电子资源的投入比例。

4、推进综合服务体系和平台建设

——加大全校性公共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力度,建设先进的工程训练中心。建立校院两级实验室大数据建设与管理机制,建立全校仪器设备网络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网上预约及线上交流服务。设立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基金,提高实验室开放力度,提升实验室及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加强阳光服务平台建设,开设相应门户网站,推进师生综合事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水电信息监控平台建设,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建设先进的数据服务平台和“一站式”教育信息云服务体系,加强网络安全管控体系建设,构建绿色、平安、健康的“互联网”智慧校园。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促进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和管理模式变革,促进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学校管理方式转变。

——规范档案管理流程,强化档案安全管理;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数字化建设水平。加强校史馆建设,挖掘校史资源,发挥校史凝心聚力和育人的功能。

5、完善基建后勤安全保障机制

——改革校园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加强校园规划、建设、管理和使用的统筹,优化学校财务、监察、审计等部门协同;强化基建事务公开机制,建立基建评估机制,建立基建管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提高学校基础条件和校园建设水平。

——完善后勤服务保障机制。完善后勤组织管理体制,理顺后勤职能,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市场准入、退出体系,推进后勤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智慧化、信息化、市场化建设;对后勤服务质量评估、资金运作效益评估,加强对后勤经营服务质量和安全的监管。推进“两型”校园建设,建设绿色校园。

——完善校园安全综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责任体系,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校地联动”的原则,加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建设。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和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及应急处置机制,加强校园交通智能化管理,规范校园交通秩序。密切警校合作,完善物业安保监管和考评机制。开展安全教育和爱校教育,实现校园环境整治常态化。

三、组织与保障

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是一项涉及长远、牵动全局的重要任务,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全校上下应高度重视,齐心协力,主动作为,勇于担当,认真落实,以确保各项改革目标和任务得以实现,推动学校真正实现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把学校加速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综合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贯彻落实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 健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各种制度,配强领导班子,配优领导干部,并使优秀干部充分涌现。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条规定精神,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严明党纪政纪,严格执行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等制度,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履职尽责的重要要求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引导工作,更加注重发挥离退休干部的独特优势,更加注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更加注重加强对离退休干部工作的领导,推动形成完善的离退休干部工作制度机制。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认真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并将之融会贯穿于推进综合改革。全体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勇于改革,率先改革,基层党组织要真正发挥攻坚克难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通过广泛宣传发动、解释、回应,引导师生员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动改革,形成支持改革者、鼓励干事者、宽容和褒奖探索者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汇聚推进改革的正能量,打牢综合改革的群众基础。

——加强综合改革舆情监测、研判,提高热点舆情应对能力,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切实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

(三)精心组织,落实责任,确保实施

——统筹推进综合改革和“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坚持将推进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与实施“十三五”规划有机结合、将全面深化改革总方案与各专项改革方案、各专项专题规划有机结合,实现同步设计方案、同步部署任务、同步检查实施过程、同步考评工作绩效。

——强化目标责任制,加强督查督办。学校综改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督办的职能,将目标任务进行责任分解,落实到单位(部门),落实到干部任期和年度,组织部、人事处、监察处等部门要强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资源配置、干部使用、员工晋级晋升等相挂钩。

——做好定机构、定职能、定编制、定岗位、定人员等基础性工作,明确各单位(部门)职能,强化各岗位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承诺制、公示制、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加强各单位(部门)协同作战,摒弃小集体利益、短期行为,推进效能建设和目标责任落地生效。

 

湖南工学院党政办公室           20161118印发

关闭


湖南工学院“十三五”规划编制与综合改革办公室版权所有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湖南工学院网络信息中心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