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于4月14日下午开展公开课活动,由王燕荣老师围绕“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展开深度解析。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听课及研讨。
王燕荣以三大核心问题为脉络展开教学:首先通过对比国共两党抗战政策,系统阐释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方针及敌后游击战战术;其次运用全球史观视角,结合珍贵影像资料和盟军将领评价,论证中国战场牵制75%以上日本陆军、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地位;最后通过师生互动研讨,引导学生从党的领导、民族团结、国际援助等多维度分析抗战胜利原因,并结合“十四年抗战”新史观解读其伟大意义。课程采用案例分析法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通过“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经典战例,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课后评课环节中,教师们高度评价课程呈现的三大亮点:一是史论结合的授课框架强化了学理支撑,二是动态时间轴与战区态势图的运用提升了教学可视化效果,三是抗战精神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衔接。同时就增加学生主题发言比例、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还原历史场景等优化方向展开探讨。
本次公开课作为教研室“教学质量提升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彰显思政课教师深耕教学研究的专业态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将持续推进集体备课制度,通过常态化教学观摩与研讨,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文、图/廖阔 /一审:王燕荣 二审:伍小乐 三审:张冬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