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 页 > 学习论坛 > 党史学习教育 > 正文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学史增信”心得体会

浏览数:次 发布时间:2021-05-25 打印本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  张冬毛

 

2018年7月,我参加了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举行湖南工学院思政工作专题培训班。在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时,馆内收藏一份十分特别的入党宣誓书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份入党宣誓书的宣誓人名叫贺页朵,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以榨油的职业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1年党组织批准他入党,大字不识的贺页朵在简陋榨油房内,一笔一画把入党誓词庄严写在了一块红布上。这份布质的入党宣誓书,尽管短短的24个字中有6个别字,但质朴而无畏的誓言、忠诚而笃定的信念,散发着震撼人心的光芒,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永远难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百年历程,一艘小小红船之所以能够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就在于一代代共产党人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接续奋斗,谱写了一部风云激荡的壮丽史诗。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一次次奋起,赢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学史增信,就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心中有坚定信仰,脚下有无限力量。一个人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始终不渝战斗、百折不挠奋进,不论风吹雨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

  1.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组织起来的,党的性质、宗旨、最终目标、组织原则、优良作风,是马克思主义在党的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内容。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根”和“魂”。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

    作为一名党员,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是嘴上说说就行,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浮光掠影肯定不行,没有老实的态度、扎实的功夫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认真学习是不可能的,必须讲究科学方法,原原本本研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变成不可撼动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卷帙浩繁,该学什么、怎么学才能起到切实起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效果和作用,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解决好的问题。要学懂弄通,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更不是读几本马克思主义著作就一蹴而就了,阅读《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四本书籍,可以为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打下基础,并不是要大家只读这些书,共产党员所处岗位不同,担负的职务和责任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要结合自己的工作,根据个人实际,因地制宜摸索出合自己的科学方法和路数。

    第二,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一个国家要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归根结底,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说了算。设计什么样的制度,必须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没有简单延续传统社会王朝更迭的版本,没有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更不是苏联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复制,更不是西方现代制度体系的翻版,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版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路走来,没有发生系统性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这是全世界公认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经受了抗美援朝战争、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唐山大地震等重大考验。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经受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特大洪灾、2003年非典重大疫情、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考验。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尾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美国发起贸易战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稳中求进,开拓进取。特别值得一提的,我们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可以说,是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完美缝合了社会层级、国家区域的撕裂。

    历史实践一再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是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作为九千万党员的一份子,在切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前提下,保持建设性心态,为制度的更加健全、完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贡献力量。

    第三,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李子旸在《中国复兴道路上的三大精神力量》说,当代中国的伟大复兴,是三大精神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三者缺一不可。这三大精神力量是:中国悠久丰富的历史传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红色传统和市场经济理论。

    古代以来,中国就是强大而成功的超级大国,近代以来陷入低谷,到今天重回世界舞台C位,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这就好比我们本身是超优等生,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狠狠地自我补课,当一度落下的功课补完以后,那个曾经的世界超优等生又回来了。有了共产党,就竖起了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引领我们选择要走的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提供了一整套现代社会中动员、组织民众,整合、改造国家的观念和技术,包括现代政党、军队、大众组织、媒体、各种国家制度等等,最后赶跑了蒋介石,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伟大时刻,我们理当感到骄傲。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曾经伟大,现在、未来也注定更加伟大。坚定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无比壮丽的崇高事业,需要一代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
    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历史和人民既赋予我们重任,也检验我们的行动。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跟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常怀赶考之心、常秉赶考之志,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实干苦干,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信仰、信念和信心在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对共产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新时代我们就是要学习百年党史,坚定四个自信,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把这些深刻认识转化为工作动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推动中华崛起的道路上汇聚力量。

 


版权所有@湖南工学院 |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8号 | 邮编:421002 | 院办公电话:0734-3452077 | 邮箱:mlb@hnit.edu.cn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 湖南工学院网络信息中心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