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与指示精神,以实际行动记录并书写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故事”,连日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组成的暑期“三下乡”实践团深入衡阳市的企业、园区,围绕衡器产业发展进行调研。

衡阳智能计量衡器产业园是2024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依托“衡”字地标文化,秉持“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生产力”理念,在衡阳布局的一座现代化专业产业园区,主要聚焦计量检测、量具量仪等装备产业。团队参观了“度量衡文化和计量产业成果展”以及园区入驻企业,全面了解了衡阳计量的发展历程,以及新时代计量企业在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方面的实践。

为生动讲述衡阳“计量故事”,团队前往原衡阳手表厂开展口述史采集工作。衡阳手表厂曾在全国八家同类经济型手表生产企业中排名第二,成功试制出“芙蓉牌”手表。团队成员对该厂老职工展开了深度访谈,收集并掌握了一批档案资料。这些资料有助于了解原衡阳手表厂从民用消费(手表)领域迈向工业制造(计量设备)领域,进而实现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的历程。

衡阳光学仪器厂成立于1981年,以生产生物显微镜、光学元件等产品为主,凭借精湛的工艺和可靠的质量,产品曾畅销全国。团队成员通过采访该企业的技术人员,记录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何坚持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之路。

此外,团队前往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衡阳市档案馆、衡阳工业博物馆等地,深入挖掘计量产业从“传统衡器”到“大国精度”的演进逻辑,收集能够诠释改革开放精神在衡阳实践的样本以及衡阳计量故事。在调研过程中,团队还开展了“文化 + 科技·社科解码”科普宣传活动。 (文/图 蒋才姣 审稿人/一审:王燕荣 二审:段锐 三审:张冬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