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离退休工作处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特色主题活动,通过“文化探寻+红色教育”的沉浸式体验模式,让退休老同志和青年学子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文化探寻:在篆刻艺术中触摸千年文脉
在常宁印山,自然山水与人文底蕴交相辉映,历代玺印图案镌刻于嶙峋山石之上。大家或驻足临摹笔画走势,或交流印章背后的历史典故,或探讨篆书艺术的美学内涵,在金石篆刻的韵律中感悟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热爱也在交流中不断升华。青年学子陈枫站在巍然矗立的“天下第一印”青石印章雕塑下发出惊叹,“这篆刻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历史的厚重感啊!”老同志罗森现场作“蛇年春日游常宁印山”诗一首:常宁春日绽芳菲,携手庙前风意微。摩崖玺印名天下,文化长廊信步归。莺啼燕舞期前路,霞染桑榆映夕辉。莫道黄昏光景晚,此中佳韵永相偎。
自然奇观:于溶洞秘境见证造化神奇
在被誉为“地下艺术宫殿”的财神洞,大家或仰头惊叹钟乳石的千姿百态,或俯身观察石笋的纹理脉络,在地质奇观中感受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同时,结合导游分享的“财神”民间传说,展开了关于“廉洁奉公”与“初心使命”的现场讨论。当讲解员打开“八仙寻宝”景观区的灯光时,天然石幔群在光影交织中幻化出流金溢彩的奇幻景象。“这哪里是溶洞,分明是自然之美的完美典范啊!”老同志谢朝学举着手机连连拍摄。
红色传承:从工人运动史中汲取信仰力量
在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内的康家戏台旧址,大家或凝视着泛黄的史料图片,或轻声诵读《工人夜校宣言》节选,或聆听讲解员生动还原毛泽东同志考察工人夜校的史实。在耿飚生平纪念馆,那一段复原的“耿飚之问”场景——“如果你们是群众,还愿不愿意支持共产党?”——直击心灵,引发了党员同志们对新时代党群关系的深刻反思。“先辈们用血汗铸就的‘人民至上’精神,永远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退休党员王国政激动地说。在烈士纪念碑前,青年学子整齐列队,重温入团誓词,铿锵誓言与历史回响交织,深化了“青春向党”的信念。
此次主题活动通过“文化浸润+红色滋养”的立体模式,让退休同志的生活焕发新活力,让红色血脉注入青春的灵魂。活动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构建“理论学习+实践体验+作用发挥”三维体系,持续打造“银发微课堂”“红色走读”等品牌项目,让“夕阳红”辉映“党旗红”,让“青春行”坚定“跟党走”。(文/王辉兵 图/邓江东 审稿人/一审:王辉兵 二审:胡英 三审:张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