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属各单位:
评建材料的准备是合格评估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使我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特通知如下:
一、材料整理原则
1. 针对性原则:紧扣指标及观测点的内涵,确实体现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按照评建要求组织材料;做到每一级指标体系,每一个观测点都有充分的支撑材料,材料要重点突出,有说服力。在说明问题和反映工作全貌的前提下,力求简洁明了。
2. 真实性原则:各项材料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做到真实可信,有据可查;要精练,突出特点、优势和成绩;需要原件的,要提供原件。对已经遗失的材料要提交情况说明,并报评估办备案;对已经做了工作,但填写不全的要补上;没有做或正在做还没做好的工作,要本着以评促建的原则加强整改建设。
3. 一致性原则:材料体系要做到“三一致”:一是全校的评建材料目录一致、格式一致;二是各部门、各教学单位的材料要照应上下左右的有关材料特别是数据的协调一致,避免材料、数据之间的矛盾与错位;三是各教学单位自身的材料要自成系统,系统内各方面的材料要保持一致。各单位负责人统稿、把关,保证各类材料和数据的一致性。当出现数据和表述不一致时,由负责该项指标的职能部门予以确认和统一。
4. 层次性原则:各项材料总体思路要清晰,要突出主线,明确重点,主体材料、依据材料和原始材料条块明晰、层次分明。主体材料要有依据材料支撑,依据材料要有原始材料支撑。
5. 规范性原则:评估材料的收集、整理、撰写、归档要按照学校统一规范要求进行。数据统计要符合评估方案及指标内涵说明的要求;材料目录设置、文档格式、立卷归档及材料的保管、移交要符合学校统一的规范要求。
在构建评建材料(包括历史材料、现时的综述材料、未来规划材料等)的同时,加强日常工作材料(特别是原始档案材料)的建设,及时整理,及时归档,做到材料齐全、完整、规范,不漏、不重、不乱。所有材料要分类准确,编目清楚,排列有序,整齐美观,调用方便,查找无误。
二、 评建材料的类型
(一) 评建材料的三个层面
根据学校评建目标任务分解要求,评估材料工作按校级材料、职能部门材料(含教辅单位)、二级学院(教学部)材料三个层面进行分工准备:
1. 校级材料
校级材料包括:一是学校自评报告;二是评估专家评估时审读的案头材料;三是评估专家到校时检查审阅的学校各类支撑材料(如39个观测点的支撑材料及亮点或特色材料等)。
学校层面的支撑材料由评估办负责收集和整理。学校各有关单位按照评估办提供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与建设第二阶段任务书”将相关原始材料提供给评估办。“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与建设第二阶段任务书”中所列项目按照各单位现有原始材料准备,未列及但与指标体系相关的项目支撑材料也一并整理上报。评估办将按照实际收集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并形成最终的材料目录。
2. 职能部门(含教辅单位)材料
职能部门材料包括两部分:一是按二级评估指标及观测点分工,由责任部门负责归口汇总的材料,包括状态数据的调查、审核、统计和分析,以及每一个二级指标及观测点的综述材料、专项自评报告等;二是各职能部门日常运行的原始材料。
3. 二级学院(教学部)材料
二级学院(教学部)是教育部专家组考察评估的重要对象和学校评建工作的主体单位。二级学院(教学部)要有针对性地收集与整理本单位相关原始信息资料,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自评材料,包括学院自评报告、汇报报告、材料目录等;二是支撑评估指标的学院材料体系,主要是教学管理档案材料、教师个人教学档案材料,包括学生试卷、毕业论文(设计)、实习报告、实验报告等。该部分材料参照《湖南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任务分解及支撑材料目录》收集、整理和归档。各学院要特别注意教学原始材料和专业特色材料的准备。
(二)评建材料的三个层次
1. 主体材料:主要是自评报告、汇报报告和支撑材料目录。
2. 支撑材料:综合性材料包括针对评估指标及观测点的综述、总结、综合分析、说明及相应数据统计及电子材料、实物材料等;原始材料包括相关文件、规划、方案、纪要、制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工作记录、表册、教学基本文件、教师教学档案和学生的考试试卷、实验报告、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应采用原件,以体现材料的真实性)。
3. 原始材料:原始材料主要是反映教学工作过程的原始运作材料,包括相关文件、规划、方案、纪要、制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工作记录、表册、教学基本文件、教师教学档案和学生的考试试卷、实验报告、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应采用原件,以体现材料的真实性)。
三、 材料收集、整理与编纂的时限
根据教育部要求,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材料的收集、整理与编撰,其时限一般为近三年。其中,关于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教学经费使用及其相关状态数据的统计,以自然年计算,即自2012年起至2014年止(统计起止时间为当年的元月1日至12月31日);关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风建设、教学管理等软件项目建设和师资队伍结构、各类学生人数、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等以学年度计算,即2012~2013、 2013~2014、2014~2015、2015~2016第一学期,三个学年度(统计起止时间为当年的9月1日起至次年的8月31日止);专业办学工作总结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报告以一个培养周期(四年)为单位。
四、 材料的整理
(一)原始材料整理
1.文字材料整理
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规划、方案、纪要、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资料,要按自然年度进行分类,而属于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原始材料(如学生考卷、成绩、毕业设计 (论文)等)则应按照学年进行分类。所有材料要求分类准确,编目清楚,整齐美观,保证调用方便、快捷。
2. 声像、证书、实物材料整理
照片等声像材料装袋后分类保存,并标明内容与数量。各类证书由收集单位准备复印件。获奖作品、科技作品等实物须拍制照片, 著作、教材须复印封面和版权页, 论文须复印封面、目录和正文。所有声像、证书、实物材料要列出清单。
(二)新建材料的整理
1.文字材料
教学工作中形成的材料一般应按照教学年度进行分类、整理、汇总;其他材料一般按照自然年度收集、整理、汇总。文件用复印件,其他材料除会议记录外,一般采用打印稿;所有材料要求分类准确,编目清楚,整齐美观,保证评估时专家调用材料的方便、快捷。
综述材料应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我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的特色、优势,要对有关支撑材料进行充分提炼,并按合格评估体系中观测点合格要求下结论。
二级学院(教学部)要高度重视教学过程成果性材料的整理,此类材料为重点备查材料,如:课程教材目录;课程教学大纲及实践环节指导书;学生的毕业设计(或论文),课程设计(或调研报告);课程的试卷及考试分析、学生成绩单;专业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材料。
内容较多的材料采用汇编的形式。汇编成册的材料主要有:学校发展规划(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方案;主要课程教学大纲;课表;教职工名册;学生名册;“质量工程”系列材料;全校实验室(中心)简介;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制度;新办专业考核材料;学生管理制度;学风建设各类活动汇编等。
2. 文字材料WORD文档格式
(1)版面设置
|
要 求 |
纸张 |
A4(210×297),幅面白色 |
页面设置 |
页边距:默认(上、下2.54厘米,左、右3.17厘米) |
页眉 |
宋体五号居中 |
页码 |
必须添加页码,页码为阿拉伯数字,居中 |
打印 |
一般材料采用竖向打印(表格等需要横向打印的除外) |
装订 |
左订两枚订书针,在距纵向打印纸张上、下边缘约8cm处各订一钉,书钉距纸张左边缘3mm~8mm。汇编材料首页为封面,次页为目录 |
(2)正文
|
要 求 |
标题 |
黑体小二加粗居中,单倍行距 |
一级标题 |
黑体小三,左空2字,单倍行距,序号:一、二、三、…… |
二级标题 |
楷体四号加黑,左空2字,单倍行距,序号:(一) (二) (三) …… |
三级标题 |
仿宋体小四加黑,左空2字,单倍行距,序号:1. 2. 3. …… |
四级标题 |
宋体小四加黑,左空2字,序号:(1)(2)(3)…… |
五级标题 |
宋体小四加黑,左空2字,序号:① ② ③ …… |
段落文字 |
宋体小四,两端对齐书写,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符。行距20磅。 |
表格 |
1、文中需要插入的表格:表名置于表的上方,黑体五号居中;表头宋体五号加粗,水平、垂直居中;表格内数据为宋体五号、垂直居中、水平方向根据内容选择左对齐或者居中,整体美观,表格默认宽度
2、独立表格:参照“EXCEL表格格式” |
图 |
图名置于图的下方,宋体五号居中,单倍行距 |
(3)文件资料如有附件,在正文下一行左空2字用四号加粗宋体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4)凡不需加盖公章的材料应在正文右下方落款处署成文单位全称,在下一行相应处标识成文日期,例如2015年9月21日。
3. EXCEL表格格式
原则上EXCEL表格标题栏用宋体14号字加粗,表头用宋体11号字加粗,数据栏用宋体11号字,垂直居中,水平方向根据内容选择左对齐或者居中;行高20磅,可根据实际内容有所调整。除单页外,必须添加页码,页码为阿拉伯数字,位于页面底端,居中。
五、 评建材料立卷归档
(一)评建材料目录设置与格式
1. 目录设置
评建材料目录共分六级:
一级目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例:3. 教学条件与利用。
二级目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例:3.1 教学基本设施。
三级目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主要观点,例:3.1.2 实验室、实习基地状况。
四级目录:为说明“主要观点”的一些大的方面所需要的佐证材料目录。例:3.1.2-1 实验室状况。
五级目录:为说明“四级目录”所需要的具体佐证材料,例:3.1.2-1(1) 实验室配备。
六级目录:如果五级目录下面的内容比较多时,根据需要可以在五级目录下设置六级目录,以说明“五级目录”所需要的具体佐证材料。
2. 目录格式
各级目录的字号、字体和编号
一级目录:小2号字,黑体;编号为“1”、“2”、“3”……等。
二级目录:3号字,黑体;编号为“1.1”、“1.2”……“2.1”、“2.2”……等。
三级目录:小3号字,黑体;编号为“1.1.1”、“1.1.2”……“1.2.1”、“1.2.2”……“2.1.1”、“2.1.2”……等。
四级目录:4号字,黑体;编号为“1.1.1-1”、“1.1.1-2”、“1.1.1-3”……等。
五级目录:小四号字,黑体,编号为“1.1.1-1(1)”、“1.1.1-1(2)”……等。
六级目录:小四号字,黑体,编号为“1.1.1-1(1)①”、“1.1.1-1(1)②”……等。
(二)评建材料归档
1、组卷整理
(1)组卷:所有评估支撑材料按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观测点(即三级类目)的顺序编号组卷装盒。不要将两个及两个以上观测点的材料放入同一案卷。文件盒正面、侧面有标签,标签要统一,标明内装材料所属的主要观测点,例如“3.1.2 实验室、实习基地状况”。当同一个主要观测点的材料较多,需要分盒陈列,在同一个观测点的标签上进行编号,例如“3.1.2 实验室、实习基地状况。
(1)(2)(3)”等。
(2)排序:支撑材料的排序按支撑材料目录顺序排列。一个编号下多个材料需要整理成册的请进行整理成册, 在册内附上封面和目录。需要后续补充完善的,暂不装订成册,用燕尾夹夹好,放于后面。
(3)目录:每个文件盒内必须有材料目录,列出本盒内所包含的材料名称。(材料目录必须按材料的先后次序,目录与材料顺序相符。目录打印2份,一份放在文件盒内,一份装订成册做材料总目录)。
(4)院部的评建材料按照合格评估院部支撑材料建议目录,参照以上要求组卷归档。其他教学档案材料依据形成规律自行建档。教师个人教学档案材料,特别是2013-2014学年和本学期的教学档案材料,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讲稿、学生作业、试卷、实验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基础材料,应该按备查材料的要求分类、整理、编号、装盒。
2、评估档案装具
评估办及评估专家需要查阅的保存于职能部门和教学院部的材料档案盒大小为A4,材料编目整理、档案盒颜色、标签等保持本单位内部统一;文件柜、文件袋大小要统一,整齐美观。
六、 材料的移交保管
(一) 材料的保管
1、所有评建材料按编目整理、装盒(袋)后按序摆放在资料柜内,集中存放,并指定专人管理。材料保管员必须十分熟悉材料的陈列位置、材料的内容,能快速查找到相应的资料。
2、各职能部门、院(部)的评建材料自行保管,以备随时查阅。
3、校内资料借阅必须办理借阅手续,并限期归还,归还时由管理员当面清点,并在借阅登记薄上进行注销,放回原来位置,严防丢失;有关学校评建工作的各类材料未经评估办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对外交流。
4、所有资料,任何人不得随意丢弃、销毁。
(二) 材料的移交
1、所有上报评估办的材料,由各专项评建组按支撑材料目录整理上交。需附“评估材料清单”,要求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时提交,电子版必须是终稿,和纸质版完全一致。
2、报送材料要层层把关。各单位报专项评建组的材料分别由单位负责人审定;专项评建组报报送到评估办的材料须经本项目组负责人审定。所有上报材料审定人、报送人、接收人均应在“材料清单”的相应位置上签字,并加盖上报部门公章(附件4)。
3、材料报送应指派专人送交校评估办材料组或相关部门,并办理交接手续。
附件
附件1:材料盒封面标签示例
附件2:材料盒盒脊示例
附件3:材料盒盒内材料目录示例
附件4: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材料上交清单(样表)
各附件的表格与字体的具体格式,可下载本通知的电子文档附件查看。
评估办
2015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