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学院教务处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信息下载 > 立项批文 > 正文
湖南工学院“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校内)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19日 点击:

湖南工学院“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湖工党发〔201329号)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 4号)、《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南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服务地方和行业的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全面推进“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一、“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一)基本内涵

我校是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三重一高”( 重基础、重技术、重能力、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所谓“重基础”,即重视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达到基础理论扎实,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提供够用的科学知识基础;所谓“重技术”,即重视学生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和技术应用能力,达到专业技术精湛,能够解决生产、管理和服务实践中的具体技术问题;所谓“重能力”,即重视学生职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够适应职业、社会发展需要;所谓“高素质”,即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等的培养,达到综合素质高,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三重”是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一高”是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基础→技术→能力→素质是一个层次性递进过程,体现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持续性、渐进性和上升性。

我校“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基本模式为“学程分段、分类培养、协同育人”,基本要求是“学生主体,需求导向,能力主线,分段分类,强化实践,协同育人,多元评价”。

所谓“学程分段、分类培养”,即指低年级按“专业招生、大类培养”,高年级“多向选择、分流培养”。主要内涵是,改革原有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模式,对适宜进行大类培养的专业,按照“学科相近、基础融通”的原则,按学科或专业关联度,以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专业为核心,划分不同的专业大类。学生入校后,前两年按专业大类打通培养,学习相同的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从第三学年开始,根据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进行专业分流培养,从而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上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简单表述为“2+1+1,即将大学学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学一、二年级,本阶段淡化专业,主要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含通识基础课和文化素质课)、学科基础课程(含学科门类基础课和专业大类基础课),实现扎实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和训练基本技能的培养目标。第二阶段为大学三年级,本阶段主要开展专业教育,开设以获取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培养综合专业技能为目标的专业主干(核心)课;第三阶段为大学四年级,本阶段主要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和职业发展选择专业方向,教学单位按专业方向实施“模块化”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同时,开设与职业素养相关的选修课,如职业资格课程、专业技术资格课程,供学生选读,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所谓“协同育人”,即指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到人才评价,邀请地方政府、产业企业界全程参与,做到合作培养、合作就业、合作创业、合作创新,统筹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施嵌入式、订单式、项目式、顶岗式等多种协同育人方式,构建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

(二)主要特征

1.在学科专业设置和服务面向方面,坚持立足湖南尤其是衡阳,着眼工业产业尤其是新型工业化和向国内外开放办学的办学定位。

2.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凸显主要面向湖南尤其是衡阳经济和社会发展及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基础理论实、专业技术精、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特色。

3.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注重构建学科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相融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4.在课程结构方面,形成知识、技术、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三级平台+两大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三级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两大模块”即集中性实践教学模块和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

5.在教学实施方面,突出以应用能力为本的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育人机制。

6.在人才评价体系方面,逐步建立与国内外行业企业标准接轨、多主体、定性定量结合、注重过程的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

二、改革的理念基础

人才培养理念决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是全面推进“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思想基础,具体体现如下: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

应用型本科教育既区别于传统本科教育,也区别于高职高专教育,更不同于学术型本科教育。既不能因从事本科教育,而全盘照搬传统本科的办学模式,也不能因强调实践和应用,而忽视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应该是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遵循本科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强调实践,突出应用。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观

要树立以德为先、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人成才的人才质量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

(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观

树立“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观,将学术、技术、职业三者有机结合,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此,一要树立协同育人观念,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结合育人机制;二要树立“大工程”的教育观念。大即指系统性、综合性,它体现了工程与科学的综合(相关理论、知识、技术、能力融合)、工程与艺术的综合(宜人、美观)、工程与人文的综合(人性、责任心、协作精神)。要走出传统的“技术模式”,树立将科学、技术、非技术、工程实践融为一体具有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大工程观”。

三、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紧密结合国家、地方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按照“学生主体,需求导向,能力主线,分段分类,强化实践,协同育人,多元评价”的基本思路,以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与建设工作为契机,以实施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为抓手,以科学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以优化人才培养实施途径为手段,实施因材施教、分段分类培养,探索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成长规律、人才培养途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促进学校内涵提升和特色培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建成全省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名校打下坚实基础。

(二)改革的总体目标

通过“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进培养体系、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改革,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推行以“学程分段,分类培养、协同育人”为基础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多样化、个性化和全面化;建构适应湖南尤其是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结构;构建 “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推行探究式教学方法、双语课程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强化实践育人途径;细化优化学生课外的校内(第二课堂)校外(第三课堂)实践活动内容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做到三大课堂内容上有机统一、目标上高度一致,形成教学、团学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合力;改进人才评价体系,着力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改革的基本原则

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原则;人才培养适应性原则;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和行业原则;教学过程主体性原则;培养制度人性化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原则;实践实训全程性原则。

四、改革的突破口:政产学研用结合

突出政产学研用结合,建立和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是我校“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

(一)主要依据湖南尤其是衡阳产业结构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实现学科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成立有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界人士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内容及其实施进行论证。

(二)积极探索企业课程嵌入式培养、工学交替培养、校企双向参与和分段培养、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订单式定向培养、以科研基地为依托联合培养、直接服务于企事业生产和管理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协同育人机制;推行工学结合、交叉培养,实习实训“双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双导师”,培养质量“双评价”。

(三)充分发挥校董事会、校友会的作用,政校企共建产学研联合体,形成“平台共建,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可持续机制。

五、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首要任务:构建“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是人才培养理念的集中反映,更是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具体体现和实现载体,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以提高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为目标的“平台+模块”式理论教学体系、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的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和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素质与能力拓展体系。

1.理论教学体系。根据专业特点、行业需要和职业要求广泛采集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并据此来组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要突破传统按学科范式设计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结构模式,构建“平台+模块”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2.实践教学体系。以能力为主线,构建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独立设置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开发与职业能力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按“基本技能——初级综合技能——高级综合技能——创新技能”的梯度模式设计实践教学时序,采取课内实训、实验设计、毕业设计和课外专业实习、开放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进行训练。

3.素质与能力拓展体系。将素质与能力拓展活动全面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项目化管理、学分制认证、规范化运作的教育体系。素质培养包含丰富的内容:学术科技与创新活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会工作与社团活动;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等。广泛开展创新、创意、创业教育和学生学科竞赛。深入推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对学生进行研究性方法的培训,推动学生作品向产品转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核心工作: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

“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核心是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 “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三个对接”,即: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对接,培养标准与资质认证对接。

1.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按照能力与专业导向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传统的课程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的完备性,课程体系注重技术知识、技术能力的应用性,做到课程体系由知识逻辑体系向技术逻辑体系转变。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平台”课程要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要体现“宽口径、厚基础”;“模块”课程要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要体现专门性和个性。具体包括:(1)通过构建“通识教育基础+学科基础”的基础教学平台,帮助学生打牢理论基础;(2)通过构建“专业主干(核心)课+专业方向选修课+职业素养选修课”和集中性实践课程的模块化专业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空间;(3)通过构建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将第二、第三课堂课程化,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和综合素质。“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课程结构体系如下:

课 程 结 构

  

通识

教育

平台

通识基础课程(必修)

开设思想政治、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等课程,要求增加课外实践教学课时比重

文化素质课程(选修)

开设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体育三大类课程,要求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学科交叉

学科

基础

平台

学科门类基础课程

(必修)

理工科专业统一开设高等数学、工程数学(选开)、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选开)、大学物理与实验,文科专业统一开设经济数学等。

专业大类基础课程

(必修)

根据学科交叉、专业相近的原则,将我校专业划分为九大类:机械工程类、电气信息类、环境与安全类、材料与化工类、计算机类、大商科类、土木建筑工程类、艺术类、文学类,要求各专业大类下所开设的基础课程一致,要求各专业大类统一开设《学科与专业导论》课程

专业

教育

平台

专业主干课程(必修)

开设培养专业能力的核心课程,要求每个专业的学生必修

专业方向课程(块选)

XX方向

根据经济(行业)社会发展特点和择业需要,每个专业灵活设置2个及以上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供学生在第67学期“块选”

XX方向

职业素养课程(单选)

开设与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等有关的考证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集中性

实践

教育

模块

基本技能训练

军训、认识实习、金工实习、思政理论综合实践、语言应用综合实践、计算机应用实践、数学应用实践等

初级综合技能训练

专业(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就业实践等

高级综合技能训练

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创新技能训练

科学研究、开放性实验等

素质与

能力

拓展

模块

思想道德素质

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学科竞赛”“大学生三下乡”等为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学科竞赛、社会公益、社会调查、文艺展演、体育竞赛、读书报告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科技文化素质

身心素质

职业素质

2.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是关乎“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败的核心之核心。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必须以先进的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为此,要组织任课教师开展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的衔接性研究。每门课程主要内容的定位,应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加强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内容应按照“新”和“精”的原则,着力反映学科前沿,以适应行业发展形势,体现时代特征;要精选教学内容,注重传授原理性、策略性、发展性、创造性知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文化素质修养课程和语言、计算机等工具性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实用性,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选修课程内容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使学生接触到较广的知识技能。具体措施如下:

1)开展课程库建设,整合更新教学内容,落实课程(群)负责人制,制定完善课程教学大纲。

2)加强精品课程、示范课程(含理论课程、实验课程、校企合作课程)、重点课程、双语课程的建设。

3)健全教材评审、评介和选用机制,鼓励教师在选用国家推荐的最新统编优秀教材的同时,积极编写与教材配套的《教学指导书》《实验指导书》和《习题集》,加大自编特色教材建设力度。

4)请社会用人单位参与课程设计,合编教材,鼓励教师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融入课程,建立健全灵活的课程调整机制。

(三)根本途径: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学习能力、与未来岗位需求相适应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基本方式和基本途径。强化实践教学是实施“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途径。要把实践育人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中,统合实践教学的目标、环节、方法、教师、环境、管理及质量监控等要素;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投入,营造良好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境;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着力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在构建与理论教学并行、相对独立的层次递进的集中性实践教学模块的同时,将第二、第三课堂活动纳入培养方案,构建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逐渐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大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环节学时学分比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文科和理工科专业分别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以上和35%以上,同时,适当压缩公共基础课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

2.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完善实践环节质量标准,加强产学研合作,毕业论文(设计)做到真题真做,严把选题关、指导关、答辩关和成绩评审关。

3.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增设学年论文、课程设计、网络实践、调查研究、读书报告等实践环节。

4.合理设定实践教学时序,以技术知识内在逻辑关系为基础,遵循专业实践能力发展规律,按基本技能、初级综合技能、高级综合技能和创新技能等四个层级递进式模块安排实践教学活动。

5.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构建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重点建设基础实验室、特色示范专业实验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

6.鼓励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四)重要措施: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全面推进“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重要措施。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共同适应、共同发展的交流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在打开学生思路,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自学习与团队协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事社会活动能力上下功夫,完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机制,突出技术规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块教学、工学结合等多种形式教学改革,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性。理论课程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实验教学坚持“以问导学、以做带学、以赛励学、学以致用”;实习教学做到“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用出实效”。同时,在选择和运用教学手段时,要把多媒体设备与技术作为呈现知识的高级工具,防止夸大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鼓励教师探索基于学科交叉及专项或专题研究性质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突出以问题为中心学习法、基于行业与职业岗位群技能要求的学习法等。具体措施如下:

1.推行递进式教学模式。将实验、实训、工程实践与理论教学并重并进,相互渗透;理论教学体现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的递进;实践教学体现为基本技能——初级综合技能——高级综合技能——创新技能培养的递进。

2.鼓励探究式教学方法。实施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提倡引导式、互动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和基于项目、问题、案例的教学,建设一批探究式示范课程。

3.开展网络空间教学。积极推动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为基础的云空间平台建设,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的资源共享性和沟通便利性,努力创建实用的个性化空间,用空间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扩充教学“时空”,培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4.改革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深入推进大学英语分级制教学改革、公共体育课俱乐部制改革和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按类分层次教学改革;推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鼓励开展双语教学;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通过开设《中西文化专题讲座》等课程、建立校际课程联盟、引进网络课程等方式,加大素质教育课程资源建设。

(五)必要手段: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在评价主体上,尝试由教师评价变为教师、学生、企业或社会等多方综合评价;在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上,要从注重知识掌握到注重知识应用和能力培养,强化对学生的分析综合、创新思维、实践动手等能力的考查,注重考评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在考试方法上,要改变考核方式单一、以考核识记目标为主、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习效果唯一标准的现状,探讨有利于考察学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考试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采用学分绩点制(GPA),实现学生在校期间综合表现的量评与质评的有机结合。

2.推行学年论文、课程设计、发表论文(作品)等多种考核方式。

3.建立健全试题库或试卷库,逐步向教考分离过渡。

4.限定闭卷考试课程门数,每学期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考核的课程数量一般不应超过3门。

5.推行毕业论文“双导师”制,首先在卓越班学生中进行试点。

六、改革方法和步骤

“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具体方法和步骤是:以项目为引导,在夯实“双基”(教学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组织)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及方案之基础上,协同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管理模式、实践教学、人才考核评价等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的改革。要以专业综合改革、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为主要抓手,统筹兼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教学成果培育等工作,建设一批“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专业、示范基地、示范课程、特色教材、示范教师,以此带动、促进和推动全校“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革引导项目如下:

(一)示范专业

通过统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专业综合改革,遴选一批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符合湖南尤其是衡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教师队伍专兼职结合、适合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教学内容合理,课程体系及教学大纲设计科学、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充足、设备设施先进、使用良好,专业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成果突出,在专业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实践教学、专业行业背景等方面有一定特色的专业作为“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专业进行培育。通过示范专业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校专业建设。学校要完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统筹兼顾示范专业与特色专业、卓越计划专业建设,优先将特色专业、卓越计划专业作为示范专业进行培育。完善专业管理机制,对于招生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实行缩减招生规模、暂停招生、隔年招生甚至淘汰等政策,提升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与实力。

(二)示范课程

选择一批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明确、课程教学大纲科学、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课程教学方法手段先进、课程考核方式有效、课程教学效果良好、课程主讲教师或团队敬业负责、课程教学改革富有成效的课程作为“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课程进行培育和建设。

(三)示范基地

依托学科或专业大类及相关教学院(部),充分利用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与湖南省尤其是衡阳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密切对接的“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基地必须具有完善的“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特色鲜明的培养模式、示范专业、示范课程、示范教师、示范实践教学基地、重大教改项目及教学成果等。

(四)卓越工程师班

我校作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精神(教高[2011]1号)和学校自身办学定位,借鉴国内外CDIO工程教育模式及经验,办好卓越工程师班。具体措施是:要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制定卓越计划的标准体系和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探索基于“学程分段、分类培养、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推行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等研究性学习方式,构建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和毕业论文(设计)“双导师”制,建设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籍管理,探索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等国际化培养方式,为卓越班实施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校企联合培养、国际化培养、实训实习等提供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通过实施上述措施,构建起独具我校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真正发挥其对培养“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七、改革配套措施

“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学校领导充分重视、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协同配合,相关体制机制、经费与条件、师资、质量监控、学生指导与服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等予以配套,才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具体配套措施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

1.学校及各院(部)党政一把手是推进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通过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上,把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列入学校及校属各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校党委、行政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有关部门和各院(部)也应经常召开不同层次的工作座谈会、专题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注重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习和研讨。

2.完善校长负责、分管副校长主抓,教务处和教评处牵头、教学院(部)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工作纳入各院(部)、各职能部门绩效考核内容。

3.积极探索校院(部)两级管理体制,赋予院(部)更多的办学自主权,逐渐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调动院(部)办学积极性,激发办学活力。

4.加强教研室、实验室等教学管理基层组织建设,开展达标评优活动,提高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待遇。

5.依托教学工作委员会,成立推进“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教评教辅、学生、师资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教评、人事、财务、团学、校企合作处、国际合作处、监察、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和各教学院(部)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研究和统筹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具体负责制定各项改革具体实施方案及相关政策,协调推进各项改革。

(二)规范管理,制度保障

1.规范以制度、标准、档案、业务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管理基础工作,夯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

2.规范以教师为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改革。

3.规范以教学为中心以确保服务质量为宗旨的管理部门服务教学的管理制度,指导职能部门热情服务改革。

4.规范以学生为本以提升能力为主线的学生管理制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改革。

(三)加大投入,经费与条件保障

1.确保教学日常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超过13%,生均年末日常运行支出达到1200元,且随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

2.将“三重一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列入校本级本科教学工程,给予专项经费资助,重点支持卓越计划、专业综合改革、示范专业、示范课程、示范教师、示范基地、特色教材等项目。

3.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投入。

4.加快信息化校园和文献资料建设步伐。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应用系统、教学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学习空间建设,稳步推进“校园一卡通”工程,促进校园网服务功能整合;。

(四)外引内培,师资保障

建设一支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推进“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重要的保障。

1.在引进高职称、高学历师资过程中,注意重点引进和培养学术水平高、具有行业背景或工程实践背景、实践教学能力强的 “双师型”教师。坚持不求所有、唯求所用,加大柔性人才引进力度,实行专兼职结合、开放式教师选用模式,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2.完善青年老师助教制,推行“一帮一”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对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基本功训练,开展讲课、教案编写、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比武,举办公开课、观摩课、教研室教研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3.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到基层、企业挂职顶岗、开展横向合作、参与科技开发和对外技术服务,要求五年之内35岁以下教师至少应有半年以上的实际工作锻炼经历,鼓励“双师型”教师评聘两种专业技术职务和参加执业资格考试。

4.加强对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督导,将教师接受培训和到企业实践有关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并与年终考核、职称评定、晋级增资、岗位津贴发放直接挂钩。

5.实施“教学名师”工程,开展优秀老师、青年骨干教师、示范教师、教学名师、教学带头人、师德标兵的培养选拔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活动。通过名师示范引导和团队引领,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学研讨、经验交流。

6.探索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统筹教师能力培养提高等事宜,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解答教师教学中的疑惑,解决遇到的困难,提供提升教学必需的技能与手段,创造充分交流、相互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平台,促进教师追求教学卓越,提升教学质量。

(五)强化监控,质量保障

1.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成立负责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职能部门,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介相对分离的教学管理新机制。

2.构建“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评教、评学、评管等校内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对学校教学工作、二级教学单位教学工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素质与能力拓展及管理部门服务教学等全面开展评估。

3.健全校院(部)两级、以院(部)为基础的教学督导制度、教师评教、同行评教和学生评教制度,坚持开展教学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

4.建立人才培养基本状态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做好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和质量年报编制发布工作,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同时,拓宽信息渠道,广泛收集校外专家、用人单位、毕业生、社会公众对学校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信息和改进工作。 

(六)突出学生主体,学生指导和服务保障

1.组织开展学生评教评管活动。

2.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加大专业方向和职业素养课程比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就业能力提升。

3.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完成学业,允许学生工学交替,推迟毕业。

4.推进主辅修制、双学历或双学位制。

5.建立外语、计算机、普通话等达标免修制、分层教学制,逐步取消补考,建立学分重修制。

6.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先在卓越班进行试点。

7.实行“2+x”(毕业证+学位证+职业或技术资格证等)证书制度。

8.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允许学生用创新学分、考证学分替代专业任选课学分,允许学生用大学生科研立项发表的省级以上论文替代毕业论文,适度放宽学生转专业条件。

9.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鼓励学生考研考证,倡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建立稳定的就业基地。

10.扩大国际合作,继续实施“2+2“3+1“3.5+1.5等分段对接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完善联合培养方案和机制。

(七)文化育人,环境保障

1.加快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在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重点区域设立文化长廊,让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湖湘文化、衡阳地方文化和校史校情教育,建设人文和谐的校园环境。

2.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节、艺术节、读书月、融园讲坛、湖工讲堂、学科竞赛、学术沙龙等活动,积极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

3.开展网络文明工程绿色行动,倡导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不文明行为,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