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一个镌刻在我们心底的不朽名字。雷锋精神,一曲跨越半个世纪、奏响在道德星空的高昂旋律。
有关资料显示:抚顺雷锋纪念馆自1965年8月开馆到2012年,已接待来自国内外参观者6000多万人次。许多人留言:“雷锋精神可以净化心灵。”
雷锋凭什么穿越时空、超越时代,影响一代代中国人,甚至感动外国人?靠的是他的人格和精神力量:有理想而力行之,有道德而恪守之。他的行为近乎中国的圣贤和西方的圣徒: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永恒圣火,烛照人间。50年来,雷锋始终是中国人心中的道德标尺、精神偶像和行为表率,无数人沿着雷锋的足迹铿锵前行。60年代,雷锋是真善美的化身;70年代,雷锋是爱憎分明的符号;80年代,雷锋代表“钉子精神”;90年代,雷锋是爱岗敬业的代名词;21世纪,越来越多的道德模范成了活雷锋。雷锋所承载的文化品牌,以其亲和力和感染力一直与我们相伴,激励着我们的民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哲人马休尔说:“一个好人的生命等于别人的两倍,因为他把自己的一生留在了别人的记忆里。”雷锋就是这样的好人。雷锋辅导过的学生,成长为爱心使者;雷锋生前的战友同事,全都是雷锋精神的播种者;信仰雷锋精神的复转军人,自发组成“编外雷锋团”;经雷锋精神洗礼的问题青年,转变成思想进步的有为青年……雷锋以其恒久魅力,弘扬正气、激励善良,滋润心灵、影响无限。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虽早已离开我们,但他依然活在无数人心中,指引人们前行的路。在无数感动中国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雷锋精神的传承;在草根一族见义勇为的壮举中,我们看到了雷锋精神的闪光;在爱岗敬业的劳动模范身上,我们看到了雷锋精神的力量;在赈灾、扶贫、助残、助老等志愿服务中,我们同样看到了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的步伐。雷锋精神之花开在乡间、开在城镇,开在异国他乡,绽放在每个人的心田。
学雷锋,谁学谁受益,真学真受益。雷锋的战友、粉丝和追慕者,在50年如一日践行雷锋精神的道路上,找到了与自己内心相处、与周围人群相处、与社会相处的行为指南,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氛围。这种氛围不仅让别人受益,让自己富足,更让社会温暖,让未来值得追求。
美国《时代周刊》撰文称:“雷锋品牌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几十年来,无论我们培养和树立了多少精神偶像,但在平凡中默默奉献、在助人中快乐幸福的雷锋,永远是我们心灵深处最可信赖的道德样本和人生楷模。雷锋精神一直没有褪色,而且还在实践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温暖着你我,感动着世界。
踏着雷锋的足迹前行,是社会的呼唤、文明的呐喊、时代的强音。雷锋的意义,不仅在中国,也在全世界。在这个“环球同此凉热”的全球化时代,每当历史发生价值思潮碰撞之时,都让我们呼唤雷锋精神的回归。雷锋精神具有普世性、开放性,已经超越国界、超越阶级、超越意识形态,化作每个人心中的感动和追求,每个时代、每个地方的人们都需要它。
正如雷锋最亲密的战友乔安山所言:“雷锋精神在我心里就是爱,大爱,博爱,凡是地球上有人的地方就需要爱,就需要雷锋精神。现在需要,将来不管到什么时候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