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校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精神(校教务【2022】155号),加强对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切实做好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根据《湖南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湖工教【2022】42号)相关规定,为确保我院毕业生能按照专业培养计划和学校教学目标管理的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特制定以下工作实施细则:
一、组织与管理
1、学院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 敏、叶正明
副组长:戴成秋、李泽军、黄馨仪、唐琨皓
成 员:刘 君、曾利军、朱凌志、罗丹霞、曹水莲、常赟杰、周瑞玲、洪露、黄樱、闫新娟、胡荣、解军
秘 书:肖丽梅、肖梦佳
职责:召开动员大会,提出要求,按教师、专业、学生的情况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和审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负责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开展情况、各答辩小组答辩情况,组织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和评定工作。
2、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按照如下流程进行: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资格审查—征题—审题—选题—开题—外聘、评阅教师安排—指导记录—进度检查—反抄袭检测—初稿定稿—专家盲审—答辩资格审查—答辩安排—毕业答辩—成绩评定—优秀评选—质量评价—资料归档。
3、为体现专业特色,根据学校要求:我院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认证要求,参考学校框架标准对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进一步细化,但专业或学院内部的规范要求应保持统一,杜绝相同专业内部格式标准不一致的现象。专业的特色要求,应在我院提交的工作实施细则中作详细说明,内容要求由我院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自行规定。
4、我院将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严禁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发生,切实加强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学生和指导教师在双向选择时,学生须与指导教师签订承诺书,对于拒签承诺书的学生,指导教师可以拒绝指导。
5、为加强过程管理,我院将根据学校统一要求“格子达”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系统(简称过程管理系统),对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指导记录、文献综述等进行相应的管理,完全实现毕业设计(论文)无纸化。我院积极配合教务处做好管理端培训人员和教师端的技术支持工作。
二、工作进度安排
内 容 |
时间节点 |
备 注 |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
2024年10月10日 |
签字盖章存档 |
认真审查指导老师相关专业并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资格审查汇总表 |
2024年10月10日 |
签字盖章存档 |
教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请、学院课题审核、学生选题、教师对学生选题处理 |
2024年10月31日 |
在过程管理系统中完成 |
学生开题报告提交与评阅 |
2025年2月27日 |
教务处与教评中心联合检查并通报结果 |
毕业设计(论文)成稿 |
2025年4月22日 |
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初稿 |
毕业设计(论文)盲审、修改 |
2025年5月15日至5月底 |
毕业设计(论文)盲审办法 另发通知,根据审核意见认真修改,最终完成 |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公开答辩 |
2025年5月底 |
具体时间根据毕业生离校时间确定 |
毕业答辩 |
2025年5月底 |
具体时间根据毕业生离校时间确定 |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申请推荐 |
2025年6月初 |
学生申请,指导教师审核,学院复核 |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提交 |
2025年6月初 |
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电子版定稿版 |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录入、审核 |
2025年6月中旬 |
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组共同完成 |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 |
2025年7月 |
交教务处存档(电子文档) |
毕业设计(论文)电子版存档 |
2025年7月 |
完成毕业论文电子档案盒 |
三、前期准备阶段
1、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学院优先安排讲师及以上职称且有科研能力、经验较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的学生人数不超过8人。首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必须提交书面申请,经审查合格后才具备指导资格。
2、征题与选题要求。
课题的名称、内容、难易程度、设计(论文)工作量等,要契合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不能出现严重偏离专业方向的课题;课题要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努力将课题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指导教师提交的毕业设计课题须同时附有课题任务书,课题与往年相比较重复率不能超过20%,若选择老题,必须“老题新做”,要有新内容和新要求。教研室遴选、学院审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后,通过过程管理系统提前向学生公布课题,做好双向选题工作,并做到每人一题。
四、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
1、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应不少于10周。
2、学院要严格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指导教师要督促学生认真填写过程记录。《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记录》应撰写此过程中的调研、设计、实验、阶段性工作、下一步工作计划、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等内容或问题,每人不少于6次,指导教师须对学生的记
3、开题: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征题审核通过后,对学生下达任务书(按照学校要求,指导老师至少给出近3年、高质量的文献10篇左右供学生学习),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进度、参考文献(近三年的、高质量的参考文献占70%以上,参考文献15篇左右)等内容;各专业成立开题报告答辩小组,开题报告答辩通过后方可进入毕业设计(论文)撰写阶段。
4、毕业设计(论文)撰写。(1)老师悉心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应始终坚持把对学生的培养放在第一位;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启发引导,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真实性负责;(2)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字数一般应在15000字以上;(3)对每个学生的指导记录不少于6次,并按要求填写指导记录表;(4)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应有软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或有实现算法代码与实验结果验证。(5)指导教师耐心指导、认真把关,图表、公式、符号、参考文献等均应符合学校统一标准。(6)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必须包括中英文摘要(400字左右,关键词4-5个)、绪论、正文、参考文献(20篇左右)、致谢等。(7)毕业设计(论文)鼓励学生有相关成果佐证,如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等
5、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严格按照系统预设时间节点进行,毕业生在完成初稿后,需经指导教师初审合格再经专家盲审,并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修改意见进行认真修改,直至完成最终稿。
6、若指导教师(或毕业生)未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提交材料,造成的后果由当事人负责。
五、答辩安排
1、答辩前,毕业设计(论文)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1)须经过答辩资格审查,即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同意;
(2)所有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通过盲审,同时应按照修改意见修改到位;
(3)所有毕业设计(论文)反抄袭检测须合格。
2、2025年5月中旬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召开毕业答辩
安排会议。
3、2025年5月中旬各专业上交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学生名单。
4、首次盲审没有通过的毕业设计(论文),按照盲审意见在规定时间内修改完成后,必须通过教务处组织的抽检,方可参加答辩。凡不符合“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规定”者,均取消该生的第一次答辩资格,汇总后统一由答辩小组组长交至教务办肖老师处。
六、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时间与地点
1、时间:待定
2、地点:有多媒体设备的实验室
七、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程序
参加答辩的学生必须使用PPT汇报,整个答辩过程包括学生自述、回答问题、评委讲评、成绩评定等环节。每名学生的答辩时间在30分钟左右,答辩组秘书负责做好记录。
1、学生的自述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自述内容包括:①课题的任务、目的与意义;②所采用的原始资料或指导文献;③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④成果、结论和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
2、回答问题的数量为2-3个,回答每个问题不少于2分钟,本部分总时间为10分钟,问题内容应围绕论文题目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进行,着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专业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为保证答辩过程的流畅性和均衡性,可先由指导教师提出3个事先准备好的关键性问题(提问的问题不可以事先告诉学生),其他老师当场提问,问题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3、导师讲评时间为7分钟,评委老师会就论文文本指出错误,提出修改意见;
4、最后3分钟为成绩评定时间。
八、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分办法
1、毕业论文总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其中优秀率
20%,优良率
55%(90分以上为优秀、80-89为良好、70-79为中等、60-69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2、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比例为:指导教师成绩占总成绩比例为60%,专家评审(盲审)成绩比例为10%,答辩成绩比例为30%
3、如果毕业论文过程管理评定为不及格,其毕业论文最终成绩将在答辩成绩的基础上降一等。
九、“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推荐办法及答辩
1、时间:待定
2、地点:待定
3、参加“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学生:指导教师认定为优秀毕业设计且推荐后经答辩组长审核过的学生,其中每答辩组推荐1-2人左右。
4、参加“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学生必须使用PPT汇报。
5、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答辩情况,综合评定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十、毕业论文归档工作
2025年7月,上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完成过程管理系统的电子档案盒存档。
十一、缓答辩和重答辩
对缓答辩和答辩成绩不及格的学生,指导教师要继续指导,在确认毕业论文材料符合答辩资格后,参加学院组织1次缓答辩和重答辩,并及时上报成绩。
十二、其他
1、请各教研室、指导教师严格把关,步步推进,层层落实,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各阶段的工作,确保高质量的完成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为切实提高我院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开展创新训练,对训练效果良好的,经专业教研室、创新创业中心和教务处审核后,取得的成果可以申请以团队的形式申请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附件一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
按照学校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精神(校教务【2022】155号),加强对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切实做好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根据《湖南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湖工教【2022】42号)相关规定,为确保我院毕业生能按照专业培养计划和学校教学目标管理的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经学院研究,决定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 敏、叶正明
副组长:戴成秋、李泽军、黄馨仪、唐琨皓
成 员:刘 君、曾利军、朱凌志、罗丹霞、曹水莲、常赟杰、周瑞玲、洪露、黄樱、闫新娟、胡荣、解军
秘 书:肖丽梅、肖梦佳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全面领导、协调、完成学院毕业设计的各项工作;研究解决毕业设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肖丽梅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工作职责:负责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具体事务性工作;研究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体方案和阶段性安排;落实各阶段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协调处理各部门、各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关系;调研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等。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4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