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衡阳市“雁聚•牵手”博士行动——市校企合作引进百名博士集中受聘暨待遇兑现仪式在衡阳广电中心演播大厅举行。120名博士齐聚现场,其中我校23名新进博士到场参会。
会上,衡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蒋勋伟向市校企合作引进的博士颁发聘书,并集体合影留念。

我校博士接受聘书

120名受聘博士合影
党委副书记张平与南华大学、衡阳师范学院等6家单位的领导代表受聘的博士接受了衡阳市副市长龚学余发放的首月生活补贴。根据相关政策,引进的博士每人每月均享受4000元的生活补贴和10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

党委副书记张平等6家单位领导代表所在单位受聘博士领取首月生活补贴
省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谢忠阳,衡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绪阳出席活动并讲话。
会后,张平接受了《湖南日报》的采访,他从人才引进背景、“衡阳引才新模式”、人才引进现状三方面作了回答。一是人才引进背景。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是一所大学、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站在第二个百年发展新起点上,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科研院所之间的人才竞争将日趋激烈,处在内陆的非省会城市及所在的高校普遍存在人才“引进难、用好难、留住难”的“三难”问题。二是“衡阳引才新模式”。市、校、企三方合作引进高端人才,是由我校倡导,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共同构建形成新型高端人才引进机制——“衡阳引才新模式”,其切实有效发挥了三方优势的叠加效应,集合学校事业编制资源、人才培养环境、科技创新平台等优势,政府公共服务保障服务的优势,企业搭建的项目合作、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等舞台优势,三方协同合作,有效解决了人才的“三难”问题。三是人才引进现状。“春潮·雁聚”集中签约以来,短短2个多月,人才的聚合效应已充分突显,我校目前已研究引进博士55人,超过近几年数量之和,并且他们都与企业达成了签约意向。衡阳是红色热土、创新热士、宜居城市,正处于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历史机遇期,正在推进“一体两翼”建设,急需大批人才加盟汇聚。“衡阳引才新模式”将进一步促进人才智慧的多方发挥,进一步促进经济、科技、教育的有机融合,一定会极大地推动人才雁聚,推动我校“双一流”建设。(宣传部 文/闫英才 图/刘歆昱 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