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专家与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15-09-15   点击数:

 

   99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举行了2015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大唐华银电力耒阳分公司、湖南德沃普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华凌集团衡阳钢管有限公司、特变电工、华强电器、中钢衡重、广州昆仑新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省内外企业的领导、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应邀参与讨论“企业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产学研合作等问题。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姚胜兴介绍了电信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副院长李祖林具体讲解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及自动化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情况党总支副书记陆秀令主持研讨会

与会企业的各位代表从工程应用及用人单位的不同视角出发,对电信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建言献策,针对目前就业前景,对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迪士普的王辉先生充分肯定了自动化卓越专业的“3+1”培养模式,同时又以校友的身份指出要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教学内容要实时更新,教学方法宜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

德沃普的谭宁女士认为电信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很合理,同时指出在实践教学中要多采用案例式教学以突出工程实际,并表示企业将捐赠一批公司的产品给学校用于专业教学

大唐华银电力的赵德国先生认为人才培养方案里不仅要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更要突出学生的品德培养,着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要敢于并乐于去一线工作

华凌钢管的周圣泰高工认为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突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注重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和英语能力的培养,可邀请知名厂商来校作报告,介绍业界最新产品和动向等.

昆仑通态的薛新亮先生认为能力可以培养,品德最重要,学校为卓越班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卓越工程师计划”已经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卓越班学生应该懂得感恩,应该学会从“学校人”向“社会人”转变,能将“学知识”和“习技能”良好地结合,在企业里要主动学习,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其他与会人员也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纷纷发表了自己对于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的独到看法和建设性意见。

通过研讨会,一致认为,人才培养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开门办学。在人才培养中要始终坚持专业和行业相结合,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合作,突出实践,与企业一起共建充满活力、富有成效,互利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宣传部、电信学院)

 

 


版权所有@湖南工学院 |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8号 | 邮编:421002 | 邮箱:nic@hnit.edu.cn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湖南工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与管理中心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