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院【2020】11号
根据疫情防控的形势变化,按照学校要求,为进一步加强2020届毕业生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质量不断提升,现就进一步加强2020届毕业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要求
教研室应高度重视,严格做好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要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毕业设计选题、开题、指导、撰写、评阅(盲审)、答辩、成绩评定等过程管理,把好指导关、过程关、诚信关、质量关,不断完善毕业设计(论文)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实际情况,学院创新工作方法,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统筹、指导、监控工作,切实强化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
二、毕业实习工作安排
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创新毕业实习组织和管理形式。鉴于疫情防控和学校审核评估的要求,毕业实习应根据专业特点、认证要求,充分利用“校友邦”、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实验空间)等资源,认真组织、精准落实。经研究,2020届毕业生毕业实习安排如下:
1、自动化专业按照《2016级自动化专业学生校企联合培养阶段工作方案》和《2016级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校企联合培养阶段学生考核方案》的要求,完成模块考核,考核合格,可以认定毕业实习学分。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包含专升本、中外合作办学班)、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可以参照下列形式完成毕业实习工作,考核合格,可以认定毕业实习学分。完成时间:2020/03/23日至2020/04/23日。
(1)、参加“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实验空间)”,按照专业特点,每位同学在《附件1: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项目清单(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选取不少于1个与专业相近的项目开展项目实习,完成各项实习任务,提交项目实习报告并考核合格以上。
(2)、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指导下,根据毕业设计课题和专业特点,以网络调研为主的方式,查阅资料,阅读专业文献,提交与毕业设计课题相关、与专业结合的高质量综合调研报告,考核合格以上。
3、加强毕业实习过程管理。2020届毕业实习需提供完整的过程材料。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过程材料按照原定方案执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包含专升本、中外合作办学班)、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应在“校友邦”网络管理平台提交毕业实习日志、实习报告等各项材料。
4、学院做好毕业实习资源及平台前期准备工作。“校友邦”网络管理平台及操作手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实验空间)注册及操作手册见附件。
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
1、指导教师要做好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指导教师采取线上方式及时指导学生,掌握和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加强对未返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展过程管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时间安排和进度,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降低。毕业生应积极主动联系指导教师,按照工作进度完成各项任务。
2、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按照学校要求,2020届毕业设计进度调整如下。
时间 |
内容 |
检查部门 |
3月23日 |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
教研室、实验中心 |
4月20日 |
中期检查 |
教研室、实验中心 |
5月20日 |
毕业设计初稿 |
教研室、实验中心 |
5月25日 |
毕业设计查重、盲审 |
教学科研办公室 |
5月31日 |
毕业设计定稿 |
教研室、实验中心 |
3、2020届所有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通过盲审且经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同意,才能参加答辩。盲审通过线上方式由教务处和学院共同完成,其中教务处按照各教学单位的毕业生人数随机抽检8%(覆盖所有专业和指导教师),其余学生盲审由学院完成。学院成立组织盲审的专门机构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充分考虑专业性和保密性等问题,盲审的组织实施和相关过程资料务必存档备查,确保盲审质量。首次盲审没有通过的毕业设计(论文),按照盲审意见在规定时间内修改完成后,必须通过教务处组织的抽检,方可参加答辩。
4、毕业答辩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按照学校要求另行安排。
5、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过程材料提交“校友邦” 管理平台,要求及“校友邦”管理平台操作手册按照附件4的要求执行。
6、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实验空间)操作手册见附件2、附件3。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2020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