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雷济充老师在5307教室开展了《应急管理信息技术》公开课活动。课上,雷老师深入且全面地讲解了应急管理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在介绍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基础时,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其对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撑作用,让同学们理解了这些底层技术如何为信息的传输和处理提供保障。
数据处理与采集技术是本次公开课的重点内容。雷老师详细讲解了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比如,GPS 凭借全球全天候工作、定位精度高、功能多应用广的特点,在森林防火、地震预报、救援行动等场景发挥关键作用;遥感技术通过从远处感知获取物体信息,能进行大范围、短时间、高效率的数据采集,在灾害监测、资源调查等方面优势显著;GIS 以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具备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用于灾害评估、应急规划等;RFID 技术则凭借独特优势,在应急仓储、通信等环节实现高效管理与信息快速采集传递。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雷济充老师列举了大量实际案例。在讲述 RFID 技术时,他提到在应急仓储中,该技术能对物资出入库、盘点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管控,提升仓储空间利用率,降低成本;在应急通信方面,当基础网络遭到破坏时,RFID 识别卡无需网络支持即可读取信息,大大缩短应急反应时间,在伤员救助、人员追踪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案例生动展示了各项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巨大价值。
雷老师整体课堂节奏把控较好,理论联系实际,能充分调动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学效果较好。课后,学院督导组老师与雷老师就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进行了交流。(文、图/彭志强 审稿人/一审:贺卫 二审:李兴旺 三审:胡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