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智能制造与机械工程学院2025年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2日 编辑: 点击:[]


2025年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结合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及2025年重点工作,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申硕”工作为契机,奋力推进各项事业改革创新,主要工作要点如下:

一、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三中全会精神,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院师生要以“申硕”工作为契机,锐意进取、团结奋进,不断推动学院改革创新的新局面。

二、有序推进“申硕”工作,作为学校专业硕士学位建设的三个点之一,学院和研究院把申硕工作定为部门工作重中之重,要持续对照申硕工作的中心任务“找差距,补短板”,细化申硕指标,分层拟定任务,建设新的总体目标、主要建设内容、具体措施和实施计划。2025年力争完成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奖励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

三、积极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力争新增省级以上一流专业1个。以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制造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为契机,推进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车辆工程3个新工科专业建设,继续推进材料成形型及控制工程的专业认证工作,争取专家进校。根据专家意见,做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期检查和持续改进工作。

四、扎实推进科研工作,加大纵向课题申报力度,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力争纵向经费进账超过200万元。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强化与企业的合作,开展应用型科研,完成横向课题进账1500万元,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能力。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通过外引和内培相结合的方式,夯实师资队伍力量,筑牢工程教育理念,抓好教学关键环节,立足讲台、站稳讲台。鼓励部分教师转型发展,缓解部分专业青黄不接和新工科专业师资不足等问题。

六、深化课程设置与改革,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引入更多实践性和创新性课程。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成立课程评定小组,定期评估现有课程,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与更新。设立课程建设开放基金,鼓励教师开发新课程和新教材。

七、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开展教学评估和反馈,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注重推行素质教育,坚决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在行动上,实施教师同行评议制度,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教学观摩和评议。建立学生学习反馈系统,定期收集并分析学生对课程和教学的意见。开展教学技能培训,如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评估与反馈技巧等。

八、推进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修订学院实习基地建设管理规定。各专业与企业、行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不少于3个,其中省级及以上一流专业建设点须建设校级示范基地3个。虚拟仿真实验室1个。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教学仪器完好率100%,开出率100%。

九、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筑牢思想防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筑牢课堂主阵地,树立“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的阵地意识。抓好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号召全院党员和老师都要争做“四有四做”好老师。

十、强化统战工作,凝聚发展合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强对党外人士的联系与沟通。领导班子定期与联系的党外人士进行谈话,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十一、推进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加强对团委、学生会工作的指导。以“爱国教育”为核心,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以易班建设为抓手,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做好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与心理危机干预。要多措并举抓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不断提升考研、考公等相关考试的上线率。

十二、积极开展校友工作。进一步加强校友信息采集工作,挖掘重点校友资源,深入开展校友联络工作,搭建校友资源平台,做好校史编纂工作,为学校50周年校庆贡献力量。

 

                            智能制造与机械工程学院

                               2024年12月12日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湖南工学院 |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8号 | 邮编:421002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湖南工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与管理中心制作维护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