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
2024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关心和支持下,智能制造与机械工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标学校重点工作任务尤其是申硕工作,坚持创新发展,艰苦奋斗,以强大的韧性、奋进的姿态,推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政治引领,发展合力更为凝聚
1.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了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充分发挥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示范效应,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12次。依托“三会一课”、“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要求各支部党员集中学习和交流研讨,教育引导党员加强理论武装,强化以学促干。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加强师德师风学习,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2.意识形态工作稳步推进。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阵地管理与建设并重,舆情监管与解决问题并举,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本年度开展意识形态专题会议2次,常态化意识形态研判2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全年内未发生重大舆情事件。严格执行新闻挂网“三审三校”制度,加强对微信公众号、学院官网等媒体平台的引导和管理。对学院宗教活动进行全排查,本年度未出现宗教活动情况,未发生宗教信仰对学生进行渗透的情况。开展了保密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保密观”线上培训,对涉密部门人员定期开展保密培训,规范相关涉密人员的台账管理,对学院计算机进行涉密排查,全年未发生任何泄密事件。
3.思政工作成果突出。积极推进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工程材料表征技术》获省级思政示范课程,《材料的力学性能》、《3D打印技术及应用》、《工程制图》3门课程获批校级立项。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工作,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中,曹羽鑫获一等奖,张黎科、徐爱军、汪勇获三等奖。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立项省级思政项目1项。
4.统战群团事业蓬勃发展。召开少数民族群众座谈会,积极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征文比赛,获教师组二等奖1篇,学生组一等奖1篇,三等奖2篇,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一定增强。组织教职工参加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文体活动,职工文娱生活得到进一步丰富。加强团学组织建设,完成第十七届团委学生会换届。团学工作全面开花,校运动会收获男子第一、女子第二,团体第一的好成绩,在篮球赛中斩获男子第一、女子第二的成绩,在暑假三下乡中,获校“优秀组织单位”、校“优秀团体”。
二、强化责任担当,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建强
1.领导班子建设过硬。班子成员以舍我其谁的政治担当落实主体责任,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发展。严格贯彻二级学院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事决策制度,会议均坚持了民主集中制,落实了“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和主要领导末位表态等民主决策制度。坚持党内民主生活制度,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班子成员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与普通党员之间联系更为密切。班子成员之间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交流思想,交换意见,班子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2.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压实。典型示范引领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教工第三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学生易文慧被评为“湖南工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融合,前往衡阳党史馆、湖南韶山、湖南永州等地开展实践活动。志愿活动勇担当,学生党员通过志愿打扫卫生、帮助特殊儿童成长、积极献血等,充分彰显了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担当。壮大党员队伍,严格党员质量,全年共发展党员65名,党员转正71名。举行了第十五期、第十六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共计290多名学生参加。
3.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干部培养锻炼得到强化,副院长王小虎被选派到学校党政办挂职,副院长叶拓被选派到省科技厅挂职。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师段付琴、程斌被提任为科级干部。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扎实有序。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纪学习教育工作,第一时间通过中心组学习传达部署并制定下发工作安排,确保学习教育有序展开。组织党员围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学习资料以及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最新精神开展学习,通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纪律党课、警示教育研讨会、观看党纪教育片、给毕业生发放廉洁从业手册等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强化党纪意识。
2.聚焦重点领域开展排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两带头五整治”纠风防腐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对重点整治领域进行排查,未发现任何违规违纪行为。
四、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
1.审核评估整改扎实开展。根据学校审核评估要求,学院精心准备,系统整理了教学文件、课程考核材料,复查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更新了教师业务档案;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高质量完成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
2.教学改革项目持续推进。学院积极申报教研教改项目,2024年获批省级重点项目1项,省级一般项目2项,校级项目12项;暑假期间成立教学成果奖撰写小组,申报了校级成果奖5项;吴远志教授牵头的线上课程《机械工程材料》,张蓉教授负责的线上线下混合课程《3D打印技术及应用》已推至教育部参评国家一流课程。此外,积极推进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材料的力学性能》、《3D打印技术及应用》、《工程制图》3门课程获批校级立项。
3.教师教学竞赛成效显著。学院制订了相关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参与和获奖情况直接与绩效、职称评定挂钩。本年度学院教师参加教学竞赛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教学创新大赛、课堂教学竞赛、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教学竞赛、思政教学大赛、数字化教学竞赛等五个比赛学院都认真组织了初赛并推荐了优秀选手参加校赛,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获得省三等奖2个,校一等奖5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6个,获优秀组织奖1次。2024年,经校专家评审、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议,确定姚胜兴为湖南工学院“教学名师”,曹羽鑫为湖南工学院“教学新秀”,宋文青遴选为年度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4.学科竞赛成绩取得新突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省级以上个人奖25项,省级以上团体奖29项。其中获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获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大赛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获第十七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项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获“华中数控杯”工业协作机器人及数字孪生技术创新应用专项赛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获“华中数控杯”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5、创业就业呈现良好势头。学院获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55项,获批2024年湖南工学院综合类创新实践项目立项12项,获批2024年湖南工学院学科类创新实践备案项目46项。入驻学校大学生创业园项目2项,获第六届湖南工学院“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校级三等奖2项。多举措保障就业,通过开展就业服务指导、发布就业信息、实行困难毕业生“一对一”帮扶政策、组织学生参加双选会及招聘会,实现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86.64%,总就业人数642人。考研工作再创新高,2024届本科生96名同学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2.94%,其中26名同学被中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毕业生考研录取人数和录取率均破历史记录。
五、突出内涵建设,推动学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1、学科专业建设再上台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25年将接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期检查,根据认证专家意见,对于2023年-2025年的材料收集整理专业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严格按方案落实每一项任务并长期保持持续改进工作。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制定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报工作方案,申报工作也在积极准备中。高质量完成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授权评估工作。
2、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学院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3项(洪悦、郭鹏程、王永强)、其中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批准直接经费128万元,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取消了面上项目连续两年申请未获资助后暂停一年申请的限制,竞争异常激烈,而我院仍取得近年来的最好成绩。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宋文青、伍毅、邱飒蔚、叶拓、汪勇、曹羽鑫)、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刘瑜)、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4项(申路民、夏二立、杜雪林、曹羽鑫)、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项(王丽君)。新增横向项目33项,进账经费1850万元。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27篇。
3、师资队伍建设显著增强。本年度学院共引进教师12人,其中博士10人(刘乐青、郭鹏程、刘怀民、薛志刚、申路民、刘佩峰、李腾飞、田羽丰、刘鹏程、鄢俊),硕士1人(王翔)中级工程师1人(王丽君)。新进教师极大充实了各教研室力量,同时为2025年科研成果的申报奠定了扎实基础。
4.社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模式。成功新增33项横向项目,为学校带来了1457万元的经费支持,成功授权了1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加强产业学院与基地建设。2024年1月获批立项建设湖南省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开设校企合作课程5门;赴企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洽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拓展就业岗位9次,访问企业36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3家。邀请企业工程师进校担任兼任教师并授课5门,邀请国内知名教授、企业技术高管进校讲座12次;积极争取企业资源为师生提供奖教奖学金共计20万元;依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深入开展校企人才共育,共遴选32家企业来校选拔实习学生,提供了400余个高质量实习就业岗位。重视校友工作与资源整合。成立湖南工学院智能制造与机械工程学院校友分会,组建了第一届理事会,开展了“校友回湘”系列活动,36位校友回校参加活动,其中3位校友在“双招双引”中现场签约。85届校友陆建军捐赠5万元,设立了“安沛电力助学奖学基金”;88届校友吕路捐赠15万元,设立了“刀歌科技奖教奖学基金”。开展了校友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收集到13908位校友信息,采集率达62.7%,其中重点校友1188位。
2024,智能制造与机械工程学院领导班子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各项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仍面临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申硕工作遇到的难点,如高层次领军人才稀缺、骨干教师成果不足、省部级尤其是国家级项目少等问题。2025年,学院各项工作任务将更为艰巨,申硕时间将更为紧迫。路漫漫其修远兮,一切机遇,唯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一切难题,唯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愿景,唯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我们要以更加自觉的担当意识、更加有为的精神风貌、更加得力的工作举措,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学院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