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日,智能制造与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小虎教授为智能制造协会新生会员带来了一场题为“新工科背景下的卓越工程师成长之路”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聚焦新工科交叉应用、卓越工程师培养与实践教学创新,展现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果。
王小虎在讲座中指出,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学院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注重机械工程、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近年来,学院依托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和湖南省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等平台,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学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三年来,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40余项、省部级立项100余项;在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30余项、省级奖项80余项。这些成果体现了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性。“我们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工程创新能力。”王小虎介绍,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智能制造协会作为重要平台,为学生提供从基础培训到项目实践的全流程成长路径。协会会员可参与机械结构设计、编程控制、系统集成等环节,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讲座现场,王小虎还分享了优秀学子的成长案例。多名学生通过参与协会活动和学科竞赛,不仅在专业技能上得到提升,更在就业和深造中展现出竞争优势。
据悉,智能制造协会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将持续开展技术培训、项目实践和竞赛指导等活动,助力学生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卓越工程师。(文/闫玉岚 审稿人/一审:肖苑君 二审:叶拓 三审:刘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