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电信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浏览数:次 发布时间:2015-10-16 打印本页

 

    在校团委对201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统一布置和具体要求下,让学生们走向社会、深入民众,了解民情体察农村生活的艰辛,培养大学生对农民的感情。电信学院面向全院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团队组队和队员招募工作,同学们积极踊跃报名和组队,共收集2支团队材料,约30余名同学加入。

主要事迹:

赴衡阳市衡阳县金溪镇聚福村开展家电问卷调查及用电安全宣传活动。在经过第一天书记对“三下乡”工作做详细安排,希望大家在活动期间认真服从安排,积极做好服务工作,总结经验,积极学习他人优点,完善自我,以及对村子环境及生活环境的简单了解后,开始了为期3天的“三下乡”系列实践活动。

 

     1.家电问卷调查以及用电安全宣传活动。714日,项目组成员分为四组,三人一组,对聚福村居民们做家电问卷调查以及用电安全宣传。此次活动的开展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他们热情好客,对我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保障。开展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用电设备的安全性,减少农民家庭人员触电 事故的发生,让每家每户都过上平安快乐的生活。

 

2.道路清扫。用电安全知识宣传后,我院调研团队对路边炮竹屑进行清扫,得到乡亲们的称赞,队员们都坚持不懈,经过一小时的努力,村庄道路上格外干净。

 

3.义务维修家电。维修团队主要针对电脑、电热水壶等电器进行维修,以老村部为摆点区域,我院团队分为两个小组,一小组主管电脑维修,另一小组主修电热水壶等电器。大家在上午七点四十在老村部集合、摆点,等待乡亲们的到来。村民拿着各自需要维修的电器赶过来,向维修人员说明电器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帮忙修理,大家都认真对待着,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了这些电器的疑难杂症,在维修电器的同时,我院维修队员对电器所存在的问题向乡亲们进行详细讲解,力保修好电器的同时,增长乡亲们的知识,以便达到科技、知识更好融汇到乡村生活中的效果。经过一上午的努力,帮村民们修好了不少家电,村民们都交口称赞,称我院学生有文化、有动手能力,急切的希望明年我院学生还能上聚福村开展“三下乡”活动。

队员心得:

这次“三下乡”是我第一次参加,激动的同时也带着一丝好奇,不清楚“三下乡”具体指的是什么,也不清楚下乡的具体意义。通过经历了这三天,我懂得了许多,也成长了不少。

我在这次三下乡中明显提高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合作
   
不论是做什么工作,总会有要合作的时候,合作能力我与同学们差不多,通过这一次的社会实践,让我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家电调查问卷、用电安全宣传没有合作是不可能进展的那么快的,清扫马路没有大家的合作是完不成的等等一些。所以我学会了注重合作。
二、主动提问
   
我当学生干部的日子也不少,就是不好意思主动的去找一个人提问,有点害羞。但我也是学生,也会存在问题,什么事都要解决,不会了怎么办呢,只有自己去问啊,就这样,不懂就问,心想没什么大不了,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三、关心他人
   
以前都是有活动了大家在,开展结束了就自走自的了,从来没有说还要在一起那么多天的,通过这一次,我知道了原来关心他人也是交朋友的一种方式。
四、不断的学习新知识
   
在现在的社会知识时代,不能够快速的学习新事物就会落后,这次活动让我是亲历了一回,没有新的信息就不能够更好的开展活动。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行,这一点是主点,能够在活动中得出这来,是我最大的收获了。

 

成果汇报:

这次“三下乡”活动意义非凡,不仅锻炼了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提高了同学们对农村生活情况的认识,同时在义务维修等活动中也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给了同学们一个很全面的锻炼平台。一方面也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奉献了爱心;另一方面提高了同学们的组织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三下乡”活动,大学生直接与普通农民接触,通过深刻体验农村状况和农民的生活现状,有利于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我们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克服轻视劳动的偏见,培养我们尊重劳动成果,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大学生在“三下乡”的过程中,由于我们在一起住宿、一起调研、一起工作,相互照应、同甘共苦,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时,也提高大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次活动不仅获得了乡里乡亲的一致好评,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先后有三家媒体(衡山电视台、衡阳电视台、衡阳日报)对此次活动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同时,还有湖南工学院、湖南省团省委以及团中央的4家门户网站均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版权所有@湖南工学院 |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8号 | 邮编:421002 | 邮箱:nic@hnit.edu.cn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湖南工学院网络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管理入口